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招待會上的間諜?中國武官現身伯恩軍工業年會

瑞士軍工廠
瑞士軍工廠 Keystone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報導。①瑞士政府首次邀請包括中國武官在內的外國武官參加瑞士軍工業年度會議的情況。專家批評此舉有招致間諜活動的風險。②因未跟隨歐盟一起制裁中醫區域銀行,瑞士政府被指向中國屈服。③台灣原創電視劇《零日攻擊》以中國對台發動混合戰爭為背景,大膽描繪了「台海衝突爆發日」的可能場景。

本文為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新聞與觀點整理摘要。想知道瑞士媒體都在關注中國哪些議題?點擊這裡訂閱電子報,快速掌握最新報導重點,一目了然!

訂閱我們每週的《瑞士媒體裡的中國》電子報(Newsletter),不會過錯過瑞士對中國事件的解讀,讓自己在做決策時多一個維度的考量。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招待會上的間諜?中國武官現身伯爾尼軍工業年會

瑞士德語電視台SRG於11月11日以《招待會上的間諜?中國武官現身伯爾尼軍工業年會》為題,報導了瑞士政府首次邀請包括中國武官在內的外國武官參加瑞士軍工行業年度會議的情況。專家批評此舉有招致間諜活動的風險。

上週,瑞士RUAG和德國萊茵金屬(Rheinmetall)等軍工企業高管受聯邦國防採購辦公室的邀請齊聚伯爾尼軍營,參加研討會和交流招待會。藉此之機,中國武官接觸了來自國防工業的250多位高階主管-而此人被懷疑是中國軍事情報部門成員。

據德國聯邦情報局稱,目前最大的間諜威脅來自俄羅斯和中國,軍事工業的代表尤其容易成為間諜工作的目標。

「這對中國武官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這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一些重要人物,建立關係,或許日後還能嘗試招募他們。」

Adrian Hänni,慕尼黑當代史研究所研究情報機構歷史學家

理論上,這位武官可以在招待會上嘗試使用科技設備監控參與者的手機和筆記型電腦,儘管這樣做要冒較大風險。

為了本次年會,瑞士聯邦國防部邀請了除俄羅斯軍方代表以外的所有武官。除中國外,只有韓國、德國和奧地利參加了會議。聯邦軍備局局長Urs Loher表示:「我們評估認為,本次會議的間諜風險較低-因為是公開會議,沒有洩露任何機密信息。」

儘管如此,中國代表的出席還是在瑞士聯邦國防部內部引發爭議。Loher計劃明年再次邀請各國武官出席年會,此舉的另一個目的是向外國代表表明,瑞士正在逐步放寬軍需品出口管制。而專家則警示,從反間諜角度出發,有充分的理由不再讓中國武官出席此類活動。( SRF外部链接/德)

2025年10月1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瑞士聯邦委員兼外交部長卡西斯在瑞士貝林佐納會面。
2025年10月1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瑞士聯邦委員兼外交部長卡西斯在瑞士貝林佐納會面。 Keystone / Elia Bianchi

瑞士政府否認自己向中國屈服

瑞士公共服務機構-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近日報道:上月底,瑞士聯邦委員會決定不跟隨歐盟對兩家中資區域性銀行-黑河農村商業銀行與綏芬河農村商業銀行-實施制裁。這兩家銀行被歐盟指控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措施,自今夏起便列入歐盟18號制裁清單。然而,瑞士政府指出,本國金融機構與這兩家銀行並無往來,因此無須同步採取制裁行動。

此舉引發社會民主黨外交政策專家法比安·莫利納(Fabian Molina)的強烈不滿。他批評這是「向中國屈服」。他認為,即便沒有與這兩家銀行的業務往來,瑞士仍可選擇象徵性地採取制裁,維護國際法與價值原則。

「瑞士將自己的利益置於國際法之上」。

瑞士外交政策專家法比安‧莫利納(Fabian Molina)

然而,並非所有意見都支持這一立場。瑞士中間黨主席菲利普·布雷吉(Philipp Bregy)公開支持政府決策,認為瑞士應集中精力於更具實效的措施,當前制裁兩家「地方性、國際影響有限」的銀行,並無明顯作用。

瑞士聯邦國家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雖將左翼的指責反駁為「毫無根據」,但也承認做出這個決定,不僅因缺乏業務往來,還因「在外交政策、對外經濟政策和法律標準框架內」進行了全面審查,並與國內外合作夥伴交換意見,從多角度針對是否跟隨歐盟進行制裁做出了評估。

這個決策也反映出瑞士的外交與經濟利益的相互交織。瑞士聯邦國家經濟事務秘書處表示,聯邦委員會在每個歐盟制裁決定中都會「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全面、部分或完全不採取措施」。儘管此次沒有加入對中國銀行的制裁,聯邦委員會依然積極支持並執行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

三年前,出於國家政策原因,聯邦委員會決定不封鎖俄羅斯的宣傳頻道「今日俄羅斯」和「衛星」,這也與歐盟步調不一致。此外,去年秋天,聯邦委員會未做出規定,讓公司和個人透過海外子公司履行瑞士制裁措施的義務,受到國外觀察家的強烈批評。 ( NZZ外部链接/德)

台灣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
台灣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 Keystone

台劇《零日攻擊》直面中國攻台威脅,引發社會熱議

11月5日,瑞士最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報道,台灣原創電視劇《零日攻擊》以中國對台發動混合戰爭為背景,大膽描繪了「台海衝突爆發日」的可能場景。該劇共十集,於今年10月播完全集,在台灣電視與串流平台上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

劇情設定為中國軍機墜海後,以搜救為名封鎖台灣,隨後展開網路攻擊、散播假訊息、煽動犯罪暴力,最終演變為全面軍事攻擊。該劇在總統府等真實場景拍攝,風格寫實,被認為打破了台灣娛樂產業長期迴避中國議題的禁忌。

編劇鄭心媚表示,台灣創作者長期受到中國市場的隱性壓力,連警察局門口的「青天白日」徽章都可能因觸犯中國敏感神經而被要求刪除。她坦言,過去多次因劇本內容被拒,最後決定自籌資金並擔任製作人。該劇預算約六百萬瑞郎,由曾在中國半導體業致富、現為中國政權批評者的企業家曹興誠資助一半。

《零時差》不僅呈現軍事威脅,更聚焦中國可能發動的心理戰與社會瓦解手段,如黑幫暴力、金融體系癱瘓等。劇中總統與繼任者跨黨派合作因應危機,傳達「全民一體」的訊息。

「我們這座島上的人都在同一條船上。」

鄭心媚,《零日攻擊》編劇兼製作人

儘管獲得文化部部分資助,鄭心媚強調政府未干預內容創作,劇中人物與政黨皆為虛構。該劇被視為台灣社會對安全挑戰的文化回應,旨在增強危機意識與社會韌性。 ( NZZ外部链接/德)

外部内容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週

瑞士廣播電視集團(SRG SSR)的隱私權政策提供了有關資料處理的附加資訊。 

注册后,您将收到我们欢迎系列的时事通讯,以及每年最多6次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的更新和背景信息。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对中文文本存在偏见。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系统对中文文本显现偏见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瑞士研究显示,一旦人工智能(AI)语言模型识别出文本作者来自中国,即便文本内容与其他语言文本完全相同,其评分也会显著降低。

更多阅览 人工智能系统对中文文本显现偏见
相关内容
调查显示,在瑞士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非常困难。

相关内容

瑞士人买房梦愈发遥不可及

此内容发布于 线上比较平台Comparis的一项代表性调查显示,瑞士多数居民住在租赁公寓中。大部分公寓是4到4.5居室,居住面积在71到110平米之间。教育程度及薪资水平影响着居住的类型。

更多阅览 瑞士人买房梦愈发遥不可及
相关内容
韩国流行音乐男团防弹少年团成员在瑞士拍摄系列剧。

相关内容

防弹少年团成员空降瑞士拍摄系列剧

此内容发布于 韩国男子音乐组合防弹少年团(BTS)7位成员中的两位:田柾国(Jeon Jungkook)和朴智旻(Jimin)赴瑞士拍摄系列剧《你确定吗?》(Are You Sure)。该剧第二季共8集,其中6集以瑞士为背景。

更多阅览 防弹少年团成员空降瑞士拍摄系列剧
相关内容
瑞士联邦委员会坚决反对民主倡议。

相关内容

瑞士民主

瑞士政府反对简化外国人入籍程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希望州政府仍保有入籍程序的最终决策权,但在11月5日重申了其反对该“民主动议”的立场。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反对简化外国人入籍程序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Anand Chandrasekhar

在选择肉制品时,您更看重质量,还是价格?为什么?

面对美国39%的高额关税,瑞士正试图通过谈判为本国出口争取更优条件。这个阿尔卑斯山国可能需要通过降低美国牛肉和鸡肉等产品的进口关税来换取喘息空间。

2
4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1月20日星期四发布。

致以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