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科研人员以3D打印技术探索角膜修复新途径
瑞士科研团队计划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人工角膜。瑞士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mpa)表示,这项技术未来有望用于修复眼部损伤。
不过,该技术距离进入临床应用仍需数年时间。位于圣加仑的Empa生物界面实验室负责人马库斯·罗特马尔(Markus Rottmar)向瑞士新闻通讯社Keystone-SDA表示,该项目启动至今仅一个半月左右。
角膜是眼睛前方的透明保护层,一旦受损可导致严重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全球有数百万人受此困扰,而捐献角膜的资源极为有限。
Empa与苏黎世大学、苏黎世兽医医院及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希望通过3D打印角膜找到解决方案。
精准修复缺损
该植入物将由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制成的水凝胶构成,这两种物质均可由人体自然生成。借助3D打印技术,人工角膜可根据个体眼球形状精确定制,从而在无需缝合的情况下精准修复缺损。
Empa指出,这种方法可避免手术时间过长及术后感染、疤痕或炎症等并发症。
从长远看,研究人员还计划在材料中植入来自眼部的干细胞,以促进眼组织的自我修复。
当前阶段完成后,项目将进入临床前研究,随后再在人类身上展开临床试验。据Empa介绍,该研究的实施受益于一家基金会的资助。
瑞士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Empa)是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系统下属的研究机构之一,隶属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领域(ETH Domain)。总部设在杜本多夫,在圣加仑和图恩均设有研究中心。
Empa专注于材料科学、环境技术与生物工程等跨学科研究,致力于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其“生物界面实验室”主要研究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为再生医学、医疗植入物和组织工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神经假体帮助帕金森病患者不再摔倒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