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還是必備?關於空調的五大問題

國際氣象組織表示,西歐正受強高壓系統控制,來自北非的乾燥空氣持續籠罩該地區,引發極端高溫,對民眾日常生活各方面造成重大影響。同時,北美部分地區、北非、中東和中亞目前也正遭受高溫天氣的侵襲。作為冷凍設備的空調雖可有效幫助人們對抗愈發強烈和頻繁的熱浪現象。然而,家用空調在瑞士和全球範圍內的普及同時也對氣候和電力消耗產生了影響。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在寒冷的冬季,開啟暖氣或點燃壁爐是十分常見的暖氣手段。儘管這些暖氣設備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大主要來源,卻從未有人對調整冬季住宅溫度的必要性提出質疑。然而,當天氣變得酷熱難耐時,如何確保室內環境的舒適性卻成為了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氣候變遷導致熱浪來襲的勢頭愈發兇猛。就在酷暑肆虐全球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用空調來實現降溫。人們對空調的需求不僅在亞洲和中東地區呈指數級增長,在瑞士和歐洲其它國家中氣候較為溫和的地區也出現了大幅上升的趨勢。
空調不僅能明顯改善夏季夜晚的睡眠質量,還能在酷暑期間保障學生在校學習時的專注力以及上班族在辦公環境中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空調甚至還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救命的作用。《柳葉刀倒數計時》(The Lancet Countdown)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空調在全球範圍內避免了近20萬例因高溫天氣導致的過早死亡。
>>如何讓城市居民度過更舒適的夏天?為此,我們特別請教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專家:

相关内容
如何在热浪期间让城市保持凉爽
然而,空調卻因其在氣候方面的影響以及過高的用電需求而飽受爭議。同時,空調議題也引發了愈來愈多的政見爭端與衝突。
針對近期一項關於在所有公共建築中安裝空調的提案,法國政府持反對態度並認為,空調的大規模使用將會進一步加劇當下的氣候危機,因此是一種「極為糟糕的解決方案」。在瑞士,空調問題也引起了政治界的高度關注,部分州政府甚至針對空調的使用推出了限制政策。
面對氣溫的不斷上升,空調究竟是一種無謂的奢侈浪費還是切實的生存需求?以下內容將對和空調相關的五個問題作出解答。

空調對氣候有何具體影響?
空調系統通常含有氫氟烴(HFCs)這類冷媒氣體。這些氣體若被釋放到大氣中,將會導致溫室效應的產生,進一步加劇氣候危機。
長期被用於空調冷凍系統的二氟甲烷又稱為R32製冷媒,是一種合成氣體,有著驚人的全球暖化潛勢(GWP),約為二氧化碳的675倍。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冷媒氣體有可能在空調系統的運作或報廢處理過程中遭到洩漏。
除了上述這些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之外,空調在其使用過程中還將產生與耗電相關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全球一半以上的電力來自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在燃燒過程中,這些化石燃料將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整體上,超過3%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耗電龐大的空調設備,而在氣候方面,它們造成的影響幾乎與航空業相當。
“人們完全可以在家中使用空調且不用承擔道德上的壓力。”
雷曼( Stefan Reimann) ,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院(Empa)
以《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 to the Montreal Protocol)為代表的國際條約旨在減少氫氟烴的使用,而一些對臭氧層和氣候危害較小的氣體則被視為更可持續的製冷劑替代品。事實上,新一代的空調設備使用丁烷或丙烷等氣體。儘管這些氣體有著易燃的缺點,但在全球暖化方面的影響卻相對較小。
然而,包括新一代產品在內的空調系統會對所在地區的氣候造成不容小覷的影響。這些設備釋放到外界的熱量將會導致周邊環境的溫度上升,進一步加劇城市中的熱島效應。
全球空調系統的運作需要多少電力?
東瑞士應用科技大學(Ostschweizer Fachhochschule)的研究員科丁·阿爾帕高斯(Cordin Arpagaus)表示,一台家用空調每天可消耗3至7千瓦時的電量,相當於一個現代洗碗機單次洗滌所需電量的五倍。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2022年的數據顯示,封閉空間進行人工冷凍所消耗的電力佔全球總用電量的7%。與2000年相比,空調系統以及耗電程度較輕的風扇設備所消耗的電量總和目前已翻了一倍不止。
國際能源總署預測,截至2050年,全球空調用電總量將成長至目前的3倍。未來,全球空調的耗電量將與2018年中國全年的總用電量相當。
許多人購買便攜式空調。和固定式(或分離式)空調相比,便攜式空調易於安裝且價格更低。然而,為了達到相同的冷凍效果,這類空調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電力。
人們擔心空調的過度普及將對電力網路帶來過重的負擔,而大規模停電的風險和隱患也將不期而至。關於這一點,今年7月初發生在佛羅倫斯、貝爾加莫和其它一些義大利城市的供電中斷事件可供參考。
牛津大學全球發展計畫(Programme in Global Development)的資料科學家兼研究員漢娜·里奇(Hannah Ritchie)指出,空調需求的不斷增長不僅取決於氣候變遷這一因素,還與人們收入水準的提升息息相關。
里奇認為,生活在印度或印尼等極端炎熱國家的人們若能在經濟上輕鬆負擔得起空調的話,就必然會買回家。該專家表示:「隨著許多中低收入國家收入水平的不斷上升,這種假設將極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十年中成為現實。」
在美國,約90%的住宅配備了空調。而根據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的最新數據,2019年歐盟國家配備空調的住宅比例均值僅為20%,其中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三國的佔比最高,介於50%至60%之間。
至於瑞士,目前尚無官方的統計數據出台。據估計,瑞士僅有5%的住宅配有空調。
為何瑞士的空調住宅如此罕見?
從最直觀的角度出發,空調對於生活在瑞士的人來說並非必需品。事實上,瑞士的夏季並不像地中海國家或中東地區那麼酷熱難忍,氣溫也遠沒有那麼極端。
然而,和以往相比,熱浪現像在瑞士呈現了更頻繁和持久的趨勢。不得不提的是,瑞士是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正因如此,隨著住宅降溫的需求不斷攀升,便攜式空調也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光是今年6月,瑞士線上商店Galaxus的便攜式空調銷量與去年6月相比便足足增長了三倍之多。
>>冰川消融是瑞士氣溫上升幅度遠超過世界其它地區的一大主要原因:

相关内容
瑞士为何跻身世界十大升温最快国家之列
另一方面,固定式空調的銷量儘管也在增長,但其速度明顯緩慢得多。每年,被安裝在瑞士住宅和辦公室的固定式空調設備大約在2萬台左右。
與便攜式空調不同的是,分離式空調必須符合能源標準及建築規範要求。目前,瑞士各州政府僅允許那些最大功率不超過12瓦特/平方公尺的分離式空調設備進入銷售市場。
然而,分離式空調還有可能在瑞士遭遇更嚴苛的限制措施。以蘇黎世州為例,想要安裝分離式空調的住戶必須先對房間進行適當的隔熱處理,並為住宅配備自動捲簾這類防曬裝置。而在弗里堡州,只有在自家屋頂安裝了太陽能光電板的住戶才具備安裝固定式空調的資格。
作為瑞士供暖、通風及空調系統製造商與供應商協會(Schweizerischer Verband für Heizungs, Lüftungs- und Klimatechnik,簡稱GebäudeKlima Schweiz)的負責人,馬可· Wyl)認為,針對空調系統阻礙的一系列限制性政策在普及了這類設備的冷製化設備上普及。該專家表示,這些限制讓瑞士現有的許多建築與空調設備徹底無緣。
空調的替代方案有哪些?
想要在不使用空調的情況下讓住宅保持涼爽,關鍵在於如何阻止太陽光線透過窗戶穿透建築物而到達房屋的內部。從這一角度出發,外遮陽捲簾裝置、居家型遮陽棚以及白色百葉窗等防護手段在阻擋陽光方面均能發揮不錯的效果。
對於城市地區而言,植被的覆蓋、水體的存在以及土壤的強滲透性均有利於降低環境溫度,讓建築物內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冷卻。此外,包括日內瓦在內的一些城市也會對當地的湖水加以利用,透過地下管線網路為建築物降溫。
漢娜·里奇表示,面對當下的極端天氣,空調並不是萬能的解決方案,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對於空調的需求也的確與日俱增。這位專家指出,更理性的做法是將空調與其它解決方案相結合,從而達到在夏季為城市和建築物降溫的目的。最後,里奇強調:「為了保護戶外工作者以及負擔不起空調的貧困人群,尋找其它的替代方案刻不容緩。」
(編輯:Gabe Bullard/vm,編譯自義大利文:Aikens Jun/gj,繁體校對:盧品妤)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