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房價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瑞士人的住房自有率較低,三分之二的瑞士人都是租房而居,這是因為一方面瑞士人比較崇尚自由,不想被住房「綁定」在同一個地方;另一方面瑞士的房價也較高。然而各地房價的差異很大,這裡向您介紹瑞士房價最高和最低的兩座城市: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瑞士汝拉山區納沙泰爾州的勒洛克勒(Le Locle)小城和蘇黎世湖畔的吉錫貝格(Kilchberg)城之間只相距2.5小時車程,但每平方米的房價差距卻高達數千瑞郎。讓我們來看看瑞士房地產市場的兩張面孔。
一輛黑色賓士車停在一棟建築的地基前,克勞迪奧·鮑曼(Claudio Baumann)走下車友好地打著招呼,他穿著時尚,眼睛炯炯有神。他說:「這裡的公寓正在出售。」
這棟未來的公寓大樓距離吉錫貝格火車站只有幾分鐘的步行路程,坐落在半山腰上。高樓的公寓,可以享受蘇黎世湖的無敵美景。
而這樣的無敵美景要花數百萬瑞郎才能享受,儘管如此,無數的百萬富翁對這樣的住房趨之若鷯,雖然尚未建成,但中間樓層的公寓已經全部售罄。
不過,一樓的一間公寓還沒找到買家,但畢竟現在地基才剛打好。雖然這裡視野略遜,但增設了內置的」私人水療裝置」來彌補這一缺陷。
頂樓的公寓也仍在出售,售價800多萬瑞郎(約合6400萬人民幣),這個價格在這裡並不罕見,因為吉錫貝格是全瑞士房價最高的城市。

這裡未來的住戶來自世界各地,但主要是歐盟公民和美國人。
鮑曼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金融時報》和《華爾街日報》的網站上都刊登了售房廣告。所以,他在蘇黎世湖畔的房地產界早已聲明鵲起。
天壤之別
場景轉換:在勒洛克勒,一輛黑色奧迪車停在一棟改建的工業建築前,薩德里·本·布拉希姆(Sadry Ben Brahim)早已等在那裡,他舉止低調,作為一個法語區的瑞士人,他的德語非常流利。
我們參觀的這個四房兩廳的公寓,光線通透,面積為202平方米,還有一個大露台和三個停車位,售價62.5萬瑞郎(約合500萬元人民幣)。

這處房產已經掛牌出售五個月了。本·布拉希姆說:「這裡的房產幾乎從不能按標價出售,人們甚至在看房之前就會問價格是否可以商量。」
本·布拉希姆為房地產公司Immobilière Romande Sàrl在納沙泰爾地區(Neuburg)銷售房產,該公司的老闆是他的一位好朋友。他平時還做保險經紀人。

勒洛克是他「撿漏」的地方,這裡一平方公尺的價格在3500-5000瑞郎(2.8-4萬人民幣)之間。
當然在瑞士的汝拉山脈和提契諾州的偏遠山谷中,還有房價較便宜的地方。不過,由於那裡的房產轉讓率不高,所以很難統計出到底便宜多少。
在房產易手較頻繁的瑞士城市中,勒洛克是房價最低的地方。
本·布拉希姆說:「有些人搬到這裡就是因為這裡的房價低,他們往往在納沙泰爾和拉紹德封等周邊城市,找不到預算內的房子。」
本·布拉希姆說,他經常遇到,因為一個小數額的差價而導致交易失敗的情況。 「銀行會因為房價高了5萬瑞郎,而不同意提供貸款,這種情況很令人沮喪。有的客戶甚至會掉眼淚。」
保母房間
英吉拉·鮑曼(Ingila Baumann)也來到了錫吉貝格,她是克勞迪奧·鮑曼的妻子,也是他公司的合夥人,他們有兩個孩子,他們從一間14平方米的辦公室幹起,現在擁有三名員工。
英吉拉·鮑曼負責介紹第二套公寓,在錫吉貝格邊緣地區的一套四房一廳的底層公寓。
這間公寓的內部裝潢完全是瑞士典型配置:木質地板、嵌入式衣櫃、天然石材檯面的廚房。
此外,這間公寓還有一個相當寬敞的花園,從花園的角落可以看到蘇黎世湖。售價:約480萬瑞郎。

後來我們得知,一個瑞士家庭買下了這間公寓。這對夫婦的大部分客戶仍然是瑞士人。
他說,大約30%的人來自國外。「這些人來的時候就已經找好了工作,也有B卡(瑞士短期居留證),經濟狀況良好,所以很快就可以買房子。其他顧客則是因為稅務的關係選擇在這裡買房。」
客戶關係一般很早就要開始維護,鮑曼說:「有時我們與買家接觸兩年後才會有結果。」
美國人通常會找面積較大的住宅,他們經常還需要一個額外的房間來給保姆住;學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附近有一所國際學校是一大優勢。」
另一個優勢是這裡的地理位置。錫吉貝格位於蘇黎世湖西岸,就在幾年前這裡的房價還相對便宜,因為這裡的位置晚上沒有陽光。
傍晚的時候,住在對岸Herrliberg和Küsnacht的蘇黎世顯貴們,就會享受著陽光,充滿同情地眺望著這邊陰影中的湖岸,因此這裡素有「陰冷湖岸」的標籤。

瑞士法語區或義大利語區的一些地區房價較低,例如納沙泰爾州、提契諾州和瓦萊州。主要原因包括:
– 地理位置較偏遠,離大城市較遠;
– 就業機會相對較少;
– 人口成長緩慢,甚至負成長;
– 市場需求較低。
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吉錫貝格的房價漲到了每平方公尺35’000瑞郎。
便利的交通條件是最主要的加分因素,從這裡不僅可以乘坐直達火車很快到達銀行業大都市蘇黎世和機場;距離瑞士原材料中心及加密谷所在地楚格也只有20多分鐘的車程;如果想去提契諾州或格勞賓登州,也不必繞過湖才能前往。
幾十年不變
地理位置也影響著勒洛克的命運,但並不是正面的影響。這個比鄰法國的小城,邊境交通絡繹不絕,每天車水馬龍。
本·布拉希姆(Ben Brahim)說:「交通阻塞是這裡最大的問題。」
第二大問題是這裡的經濟狀況,與鄰近的拉紹德封一樣,勒洛克也嚴重依賴鐘錶業,這裡沒有其他的產業。

1960年代,勒洛克曾有近15’000人居住,以瑞士的水平,屬於人口密度較高的城鎮,但之後這座小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如今,這裡約有10’500名居民,僅比基希貝格多約1000人。
與拉邵德封一樣,作為製錶業的搖籃,勒洛克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因為這裡的經濟狀況,所以稅率很高,醫療保險費居高不下。
當被問及這座城市需要什麼才能有起色的時候,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回覆說:「更好的形象。」
注重隱私
吉錫貝格也存在問題,與大多數蘇黎世湖濱社區面臨的問題一樣,都是一些體制上的問題。如今普通收入的人已經在這裡買不起房產,許多年輕人不得不搬離。
該城的市長是一位律師,她對瑞士資訊swissinfo.ch提出的一系列問題未予回答,只在回信中說,她不想為「書寫有趣的故事」提供資料。
在吉錫貝格,謹慎行是一種美德。
克勞迪奧·鮑曼也說:「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有時候,買家因為不想暴露,連產權轉讓和公證手續都不自己出面辦理。
「這些人通常非常有錢,其中不乏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但也有在這裡居住了很長時間的富有家族,為自己的子孫購買房產。」
加分因素
布拉希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外來投資者將目光投向勒洛克,原因是該城北部將開通一條長4公里的雙車道隧道,從2032年左右就開始通車。有了這條隧道,勒洛克將不再是邊境交通的必經之路,瑞士聯邦為這個交通計畫投入5億瑞郎,這對勒洛克的正面影響很大。

當地政府預計,隨著房地產價格的上漲,勒洛克很快就會迎來一個新時代。改造市中心現在是市政計畫的一部分,勒洛克希望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居住地及一個副中心;旅遊業也將發展。
這個汝拉地區的小城再次有了信心,市民們剛剛投票通過了一項翻新室外游泳池的項目,自1962年建成以來,該泳池就從未進行過翻修。
相关内容
(編輯:Balz Rigendinger,編譯自德文:楊煦冬/gj,繁體校對:盧品妤 )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