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政府把关趋严 中国企业投资速度减缓
(法新社巴黎25日综合外电报导)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欧洲至少投资1450亿欧元(约新台币5兆635亿元),但随着欧洲多国紧缩外国企业投资规定,中国企业近来投资速度逐渐放慢。
法新社报导,根据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调查研究,中国2010年在欧洲联盟(EU)直接投资金额仅21亿欧元。但随着中国企业在欧洲四处收购,2015年投资金额迅速攀抵207亿欧元,翌年更跃增至372亿欧元。
从瑞典的富豪汽车公司(Volvo Cars)、义大利的轮胎制造商倍耐力集团(Pirelli)、法国的度假村集团「地中海会旅行社」(Club Med)、德国的工业机器人大厂库卡(Kuka)和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陆续落入中国企业手中。
不过,中国在欧洲投资金额自2016年以来开始下滑,2017年降至291亿欧元,次年更进一步缩减到173亿欧元。
荣鼎集团报告执笔人将中国投资减少的原因归咎于北京政府打压负债过高企业对外投资,以及欧洲国家紧缩相关法规。2000年以来,中国在欧洲的投资,60%来自国营集团。
中资虽在德法引发关切,但东欧和南欧仍非常欢迎。继希腊、匈牙利、波兰和葡萄牙之后,义大利也准备和北京当局签约,参与规模达1兆美元的「一带一路」基础建设计画。
欧洲议会2月通过一项法案,针对外国在具战略重要性的欧洲产业进行投资时,欧盟成员国政府拥有新的审查权力。欧盟成员国本月已批准这项法案。
这项法案由德法大力推动,义大利原先也力挺,主要是为了解决外国企业收购欧洲关键科技企业的疑虑。
不过,欧盟约14个国家早有审查外国投资的法规,而且规定越来越严格。在中国企业买下德国工业机器人大厂库卡后,德国政府将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从原来的25%,缩减至10%。
中国烟台台海集团去年8月在德国政府施压下,放弃收购德国设备制造商勒菲机械(Leifeld)。
根据荣鼎集团,中国去年在欧投资,近半都是敏感产业。
目前因贸易战和中国闹得不可开交的美国,则对欧洲的盟友提出警告。
特别是对柏林当局,美国警告倘若德国新一代5G网路采用中国电信大厂华为的设备,华府将不会和柏林当局共享情报。
美国本月也公开表态反对中国收购葡萄牙电力公司(Energias de Portugal)。
白宫官员马奇斯(Garrett Marquis)本月稍早透过推特表示:「义大利政府没必要替中国虚荣的基础建设计画提供合法性。」(译者:刘淑琴/核稿:严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