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乌地零酒精酒吧兴起 穿白袍戴黑纱民众夜生活新体验
(法新社利雅德19日电) 生啤酒、花生和大萤幕体育赛事……这样的场景在世界各地的酒吧都不罕见,但在沙乌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身穿白色长袍或戴黑色面纱的顾客则是在无酒精的啤酒杯中品尝,完全不必担心隔天宿醉。
利雅德A12咖啡馆经理伊斯兰(Abdallah Islam)告诉法新社:「我们的理念是让顾客体验原创特色,还能在社群媒体上分享。」
在这家咖啡馆里,沙乌地女性会掀起黑色面纱,啜饮冰凉的啤酒。
一名顾客边打量自己的啤酒杯边紧张地问:「这里面有酒精吗?」
女性蒙面举杯的不协调场面,反映这个保守国度正发生的变化。沙乌地阿拉伯是伊斯兰最神圣圣地的所在地,但根深蒂固的禁忌正被轻轻松动。
A12咖啡馆坐落于首都最繁忙的街道之一,窗户上贴着一幅啤酒杯缘满溢泡沫的大图片。
经理表示,自从4月开卖德国华士坦无酒精啤酒(Warsteiner 0.0%)以来,这家咖啡馆一直人潮汹涌。啤酒用大啤酒杯装盛,配上花生,营造出酒吧氛围。
桌边一群身穿传统白长袍的年轻男士自拍喝酒的模样,服务生则在闪亮的黑色吧台后倒着啤酒。
有人边喝冰啤酒,边在电视前看足球比赛。
自从沙乌地王储暨实际统治者穆罕默德.沙尔曼(Mohammed bin Salman)掌权以来,戏院重开、女性可以开车,也开始欢迎外国观光客。
然而,「酒」始终是条不能碰触的红线。
自1952年以来,沙乌地就全面禁止酒精,这起因于当时阿卜杜拉齐兹(Abdulaziz)国王的儿子酒后失控,开枪打死了一名英国外交官。
●啤酒恐惧
多年来,不少当地居民曾自己酿造私酒。也有人转向黑市,在那里一瓶威士忌可以卖到数百美元。
2024年1月,沙乌地在利雅德开设了第一家专门供应非穆斯林外交官的酒类商店。
但沙乌地驻伦敦大使今年接受英国媒体访问时表示,2034年世界杯(2034 World Cup)期间,沙国仍不会供应酒精饮料。
德国智库CARPO的桑斯(Sebastian Sons)告诉法新社:「沙乌地对酒类合法化必须步步为营,否则会损害作为伊斯兰世界可靠领袖的形象。」
沙乌地阿拉伯和科威特是仅存全面禁酒的波斯湾国家。
好奇的沙乌地民众涌入A12咖啡馆,体验这项新鲜话题。
18岁、仅提供名的谢赫(Sheikha)说:「看起来真的让人害怕──就像真的是酒。」
她笑说:「光听到『啤酒』这个词就怕,但我克服了恐惧,说实话,喝起来真的很凉爽。」
这位年轻女性在朋友陪同下,看到TikTok上有关影片后决定来尝试。
对于咖啡馆经理来说,重点就是「在不违背本地价值观前提下,提供酒吧体验」。
在这个年轻人口众多、大家都希望尝新尝异但又不想踩线的国度,这的确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18岁的穆罕默德(Ahmed Mohammed)喝完啤酒杯内的饮料后放下杯子说:「我们国家没有含酒精饮品,而我们也不希望会有。」(编译:陈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