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跨国公司掘金中国“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
SWI Helen James

中国人口迅速老龄化,中产阶级日益壮大,这为瑞士两家医疗公司带来了新机遇,它们希望在中国市场开辟新的增长极。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挑战,但中国的形势尤为严峻。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估计,到2035年,将有约4亿中国人年龄在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在短短13年间增加了1亿,几乎相当于整个欧盟的人口总数。

中国人口逐渐变老和健康问题随之而来,这正吸引着全球顶尖的医疗公司前来掘金,它们在这个迅速扩大的市场中看到了巨大的增长潜力。这些公司包括总部位于瑞士的全球最大助听器制造商Sonova,以及专门为糖尿病患者生产胰岛素泵的医疗技术集团Ypsomed。

医疗行业资深人士、Sonova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方芳说:“中国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日益老龄化。每年,我们有相当于法国或德国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人转变为我们潜在的客户。”

外部内容

麦肯锡健康促进研究院(McKinsey Health Institute)预测,到2050年,亚洲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将翻倍,达到16亿,并将这一增长称为“历史上最深刻的人口结构变化之一”。这一趋势在中国最为明显,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远超世界上任何其他新兴经济体。

预期寿命的延长加剧了这一挑战。2021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比2010年多出将近四年。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到2035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延长至81岁。

虽然人均寿命越来越长是件好事,但年纪越大就越容易生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约有75%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这对中国经济以及消费者和政府支出的影响不容小觑。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在2023年一篇题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当务之急》的报告中指出:“老龄化将改变特定行业的需求格局;例如,医疗保健支出可能会增加,而老年人不太急需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可能会减少。”

数百万美元的投资

Ypsomed公司是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受益者,这家公司专攻糖尿病治疗领域,是全球自我用药注射和输液系统的领军企业。“潜力非常大,中国绝对是我们业务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首席执行官西蒙·米歇尔(Simon Michel)如是说。

他还表示:“我们是中国市场上唯一一家生产胰岛素笔和液体药物给药器械的西方制造商。我们一直与中国的大型制药公司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糖尿病医疗市场。根据国际糖尿病基金会的数据,中国20至79岁的成年人中有13%患有糖尿病,病例数超过1.4亿,相较之下,瑞士的比例仅为6%。据该基金会预测,到2045年,中国将有超过1.74亿糖尿病患者。

外部内容

中国已经成为Ypsomed在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这家瑞士上市公司估计,目前中国市场上流通的一次性注射笔达到5亿支,可重复使用注射笔达到1000万支。在谈到治疗肥胖、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等疾病的药物时,米歇尔表示“市场上很多新药需要注射给药,注射笔需求量正在快速上升。”

Ypsomed位于瑞士Burgdorf工厂的自我治疗注射系统生产线。
Ypsomed位于瑞士Burgdorf工厂的自我治疗注射系统生产线。 KEYSTONE/© KEYSTONE / ANTHONY ANEX

该公司正积极抓住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机会,并于2023年4月在常州开设了一家新的生产工厂。常州是一个有530万人口的城市,位于上海西北约190公里处。这家公司在最新的年报中表示,本地化生产将节省时间,减少运输成本,并增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由于产品将在当地注册上市,Ypsomed还能更好地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法规。

高发病率、低渗透率

另一家积极抓住中国人口老龄化机遇的公司是Sonova。作为全球最大的听力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Sonova旗下有峰力(Phonak)、森海塞尔(Sennheiser)和优利康(Unitron)等品牌,年销售总额达37亿瑞郎,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虽然德国和美国是其最大的市场,但该公司现在把目光转向中国,认为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更大。

Sonova成立于1947年,是全球领先的助听器供应商。公司总部位于瑞士Stäfa,目前为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
Sonova成立于1947年,是全球领先的助听器供应商。公司总部位于瑞士Stäfa,目前为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 KEYSTONE/©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自2022年以来一直领导Sonova中国业务的方芳说:“我们有超过2.8亿的60岁以上人口,随着下一批婴儿潮一代加入65岁以上老年人行列,这一数字还会上升。推动我们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家庭收入在过去十年中显著增长。”

根据政府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年均可支配收入为39’218元(4’988瑞郎),是2010年12’520元(1’627瑞郎)的三倍多。根据2023年发布的一项长期规划,中国政府计划到2035年使人均收入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方芳说:“当一个家庭有能力购买汽车时,他们很快就会寻求包括助听器在内的医疗服务。”

外部内容

早在2003年,Sonova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当时它在上海以西约110公里处的苏州设立了第一家制造工厂。2014年,公司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开始研发针对本地市场的助听器。

2022年,Sonova收购了海之声集团(HYSOUND Group),扩大了其在中国的零售网络。这笔交易使公司在中国70个城市拥有了约200家听力保健连锁诊所,员工总数达650人。这意味着这家总部位于瑞士施泰法(stäfa)的跨国公司目前有超过10%的员工在中国工作。

方芳承认,尽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业务增长仍需时日。该公司估计,在中国,只有不到3%的听力损失患者使用了可编程助听器,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听力损失患者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听力损失严重到需要助听器的事实,而且先入为主地认为助听器佩戴起来不舒服。

长期增长挑战

在中国,人们对佩戴助听器还存在一定的偏见,使得需要助听器的人不愿使用。据方芳估计,在初次确诊后,人们需要六七年的时间才会去佩戴第一副助听器。她强调:“我们必须要消除这种偏见。”

除了面临市场渗透率低和公众认识不足等问题外,Sonova还遇到了中国听力保健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在苏州成立了全球听力研究院(Global Hearing Institute),培训专业人员。此外,在上海、南京和武汉这些人口总和约五千万的大城市, 公司开设了互动式的“听力世界”(World of Hearing)体验店, 让人们可以在自助筛查室中测试自己的听力。

除了面临销售增长的挑战,在华外资医疗企业还必须适应政府推行的带量采购(VBP)政策。这项政策最初于2018年推出,旨在鼓励制药公司降低药品价格,以换取卫生部门更高的销量配额。2019年,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医疗器械领域。

Vontobel公司的资深分析师西比尔·比肖芙伯格(Sibylle Bischofberger)表示:“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不少挑战。这给外国跨国公司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因为它们必须支付进口费用,而本地制造商不必承担这笔费用。”她说:“中国似乎在努力保护本国企业,抵御外国竞争。”

带量采购政策是Ypsomed公司目前实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米歇尔说,政府也在暗中推动关键产品的国产化。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且中国尚未成为大多数瑞士医疗公司的主要市场,但苏黎世州银行前医疗技术与保健股票分析师丹尼尔·布赫达(Daniel Buchta)仍然认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他说:“如果市场环境总体保持良好,中国市场仍将提供极具吸引力的长期增长机会。”在牙科、听力、眼科和制药等多个领域,市场大多供不应求,老龄化是一个强有力的增长驱动因素。随着财富的增加,对于创新产品的人均消费也将提高,瑞士公司定能从中受益。

(编辑:Nerys Avery/vm ,编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gj)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