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突尼西亚茉莉花革命 后续大事纪

(法新社突尼斯9日电) 2015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突尼西亚「全国对话四方集团」(National Dialogue Quartet),因为它们在2011年茉莉花革命后,对建立突尼西亚多元民主做出决定性贡献。

以下为茉莉花革命推翻总统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以来的重要大事纪。

2010年到2011年:革命

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大学毕业生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只能找到水果贩的工作,以自焚抗议警方对他的骚扰,以及突尼西亚中部城镇希迪布济德(Sidi Bouzid)的失业问题。

布瓦吉吉自焚照片在网路上流传,很快引起同样处境的年轻人高度共鸣。

2011年1月4日:布瓦吉吉伤重不治,不满失业与高物价的骚乱扩散到全国各地,约338人丧生。

2011年1月14日:数千人在首都突尼斯与多个地区抗争,要求总统班阿里下台。班阿里在执政23年后,逃到沙乌地阿拉伯,成为在群众抗争下下台的首个阿拉伯领袖。

2011年:伊斯兰主义派赢得选举

2011年10月23日:伊斯兰团体「伊斯兰复兴运动党」(Ennahda)于突尼西亚首次自由选举后,赢得新制宪议会217席中的89席。

2011年12月:制宪议会选出前反对派领袖马佐基(Moncef Marzouki)为总统。

2012年:激进伊斯兰主义者发动攻击

2012年6-8月:伊斯兰主义者发动暴力示威与攻击。

2012年9月14日:数百人在美国大使馆抗议反伊斯兰影片,4名攻击者在冲突中丧生。

2012年11月27日到12月1日:突尼斯西南方的西里亚那(Siliana)爆发暴动,300人受伤。当年自夏天以来时而爆发的暴力罢工与示威,影响产业与公共服务及运输和商业。

2013年:反对派领袖遇害

2013年2月6日:知名的反对派领袖贝莱德(ChokriBelaid)在突尼斯被枪击身亡,引爆致命抗议活动与政治危机。

2013年7月25日:左派反对阵营领袖布拉米(Mohamed Brahmi)也在突尼斯附近被枪击身亡。

圣战士宣称犯下这两起枪击案。

7月29日8名军人在靠近阿尔及利亚一带遭到伏击丧命,那里是突尼西亚部队自2012年12月起追捕盖达(Al-Qaeda)相关团体的地区,当局说,伊斯兰好战分子杀害了60名安全人员。

2014年:第一次自由总统选举

2014年1月26日:伊斯兰复兴运动党与世俗派反对阵营分歧造成两年动荡后,议员通过新宪法。

由卓马(Mehdi Jomaa)领导的独立派政府取代伊斯兰教领导的执政当局,肩负筹办新选举任务。

2014年10月26日:艾塞布西(Beji Caid Essebsi)领导的世俗派突尼西亚呼声党(Nidaa Tounes party)赢得选举,在国会217席中取得86席,击败伊斯兰复兴运动党。

2014年12月21日:突尼西亚呼声党的艾塞布西击败马佐基,赢得首次自由总统选举。

2015年:突尼斯博物馆屠杀

2015年3、6月:3月18日突尼斯巴杜博物馆(Bardomuseum)21名游客与1名警察被枪手杀害,6月26日突尼斯南方一家饭店遭到攻击,38名游客被杀,其中30人是英国人。伊斯兰国(IS)宣称犯下前述两起攻击案。

2015年7月4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最终于10月2日解除。7月25日国会通过反恐法律,恐怖犯罪可判处死刑。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