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仰赖人造雪办冬奥 挨批破坏绿色奥运承诺
此内容发布于 2021年12月30日 - 01:05
(法新社北京30日电)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场的斜坡上,停放着一台台亮黄色涡轮机,喷出举办赛事所需的人造雪。批评人士说,这种不符环境永续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人造雪自1980年纽约宁静湖(Lake Placid)冬季奥运以来就常被利用,只是程度不同。
但明年2月的北京冬奥几乎将完全依赖人造雪,因为比赛地点位在中国最干燥地区之一。
距离北京冬奥开幕只剩5周,主办单位正忙着替滑雪道铺上优质的人造雪。批评人士说,这项规模庞大又复杂的任务,是不符环境永续的做法。
这些场馆使用自动造雪系统来监控空气温度和湿度,以将人造雪产量提升至最大限度。
中国出动约300台被称为「雪枪」的涡轮机,由当地水库供水,将水与压缩空气混合,然后将水滴喷往空中形成雪。
然后,工作人员会使用压雪车将雪铺在滑雪道上,接着打造跳台和弯道。
比赛场地必须确保人造雪的深度、硬度符合精确标准,雪质状态也须保持一致。
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人员表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让雪质保持一致。」延庆距离北京约80公里。
他说,造雪过程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地方雪质太硬,而其他地方雪质太软,对运动员来说非常危险」。
北京冬奥主办单位表示,造雪机由再生能源提供动力,不会破坏山区生态系统,造雪使用的水也将随春季积雪融化,重新回到水库。
但专家表示,对人造雪的依赖破坏了北京举行「绿色」奥运的承诺。
法国史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Strasbourg)地理学教授戴扬(Carmen de Jong)说,使用大量电力和资源在缺水地区造雪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她说:「这样我们也能在月球或火星举办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