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信貸涉嫌不法:貪腐官員和犯罪分子持有其帳戶

Credit Suisse
瑞信是繼瑞銀之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 © Keystone / Ennio Leanza

全球40多家媒體機構在對一次重大資訊外流進行調查後發現,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數十個帳戶由貪腐官員、犯罪分子和人權侵犯者持有。瑞信已公開駁斥這些指控。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據稱,名為“瑞士秘密”(Suisse Secrets)的調查發現了數十個有問題的帳戶,資產總額超過了80億美元。其中包括貪腐醜聞關鍵人物所持有的帳戶,這些人牽涉的醜聞發生在全球最貧窮的部分國家。

這次全球調查由德國報紙《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 )與《有組織犯罪與貪腐報導項目》(OCCRP)主導,全世界共40多家新聞媒體參與其中。根據OCCRP的說法,由於存在遭刑事起訴的風險,瑞士媒體機構並未參與調查。一位自稱“吹哨人”的告密者,將18000多個銀行帳戶的資訊外流給媒體。

相关内容
各方對銀行施壓,敦促其採取更多措施來阻止洗錢資金的流動。

相关内容

銀行業的保密制度是否導致黑錢氾濫?

此内容发布于 為了清理金融系統中的黑錢,瑞士銀行紛紛犧牲業務的保密性,但這項整治工作收效甚微。銀行面臨的刑事訴訟和監管問責堆積如山。更糟糕的是,有人指稱瑞士其實缺乏解決洗錢問題的政治意願。

更多阅览 銀行業的保密制度是否導致黑錢氾濫?

這些帳戶持有人中,有被指控洗劫委內瑞拉石油財富的官僚;有因其所屬的銀行,涉案57億美元無法被追踪的債務而倒閉後,目前正在葡萄牙接受調查的安哥拉銀行家;還有涉嫌酷刑的葉門間諜主管。

審核OCCRP調查結果的合規專家表示,這些人中許多根本不該被允許在瑞信開設帳戶,這讓人懷疑瑞士第二大銀行是否漏掉或故意無視這些危險信號。

調查結果援引金融犯罪獨立專家Graham Barrow的話,他認為:“(銀行)系統不應接納持有貪腐金源的人。銀行有明確的責任確保其處理的資金來源明確且合法。”

企業文化

除了梳理數千頁的文件外,記者還採訪了十多位瑞信的現任和前任僱員,由於擔心會被起訴,沒人願意公開發表意見。雖然有人表示瑞信近年來的合規程序已有所改進,但他們指責瑞信奉行的企業文化,仍以收益和紅利最大化為目標鼓勵承擔風險。

數額巨大的銀行帳戶資訊保密,只有少數高層主管才清楚帳戶持有人是誰。 100萬美元級別的客戶與帳戶需接受非常詳盡的必要審查,但當涉及到淨值帳戶時,“老闆鼓勵所有人裝作沒看見,”一名瑞信僱員在接受媒體聯合採訪時這樣說。

作為對調查結果的回應,瑞信在2月20日發表的聲明中,“強烈否認對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行為作出的指控與影射”。瑞信補充表示,“(調查中)呈現的事件絕大多數發生在過去,個別事件甚至可追溯至20世紀40年代,而且對這些事件的描述是基於片面、不精確或被斷章取義的選擇性資訊,這導致了對銀行業務的傾向性解讀。”

瑞信補充說被審核的帳戶中約90%如今已被關閉,或在收到媒體問詢前就已經處於關閉流程中。瑞信還表態稱將嚴肅對待報導中提到的資訊洩漏,並表示銀行擁有強大的數據保護系統。

瑞信近來被捲入了一系列醜聞當中。 2021年秋天,瑞信為解決對莫桑比克回扣與賄賂案的調查,同意向美國與英國當局支付4.75億美元(約合30億元人民幣)。而在本月開庭的一項審理中,瑞信被控容許毒販洗錢。

聚光燈下的銀行法

儘管此次洩密來自瑞信內部,但調查將矛頭直指瑞士的銀行保密法。調查報告發現,雖然瑞士銀行承諾改進,但他們仍容許有問題的客戶在銀行存放其財富。

英國慈善機構稅收正義網絡的高級顧問James Henry,對瑞信的非法逃稅行為進行了研究,報告引用了他的觀點:“諷刺的是,瑞士已經因其簡單、可靠與管理良好的特徵,成為了不法資金的首選目的地。從窮國拿錢的商業模式才是問題所在。”

OCCRP寫道,此次調查“揭露了瑞士銀行秘密的冰山一角”。

瑞士官員去年發現,90億瑞郎(約合97.02億美元)被挪用的委內瑞拉公共資金,有被分散存在數百個銀行帳戶內。每八家瑞士銀行中,就有一家牽涉這起醜聞。

近年來,瑞士銀行被迫收緊對可疑交易的上報工作。 2018年,瑞士開始與數十個國家的稅務機關自動分享客戶資料。但在加強打擊洗錢行為方面,瑞士仍一直面臨壓力。

記者在不受刑事起訴的情況下曝光私人銀行數據的能力,也受到瑞士銀行法的限制。

更多洩密

“瑞士秘密”洩密事件是對財務機密進行的一系列調查中的最新一起。去年10月,被稱為“潘多拉文件”的另一組洩密文件,披露了瑞士律師、會計師與顧問在有權勢的客戶的財富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披露了1190萬份與政要和其他人物的財務狀況有關的避稅天堂文件。

洩密文件包含巨額資金如何通過不透明的金融機構在世界範圍內流通的細節,其中就包括瑞士。

2016年,巴拿馬文件顯示,瑞士是利用金融中間商與一家巴拿馬律所開設離岸公司的前五個國家之一。 2017年,天堂文件調查揭露了更多與瑞士政商要人相關的離岸公司的資訊。

相关内容
摀住眼睛和耳朵的銀行家

相关内容

好萊塢令瑞士銀行家名聲掃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外國人眼裡,瑞士往往意味著阿爾卑斯山脈、奶牛、巧克力–和逃稅。瑞士國家電影檔案館館長Frédéric Maire在本視頻中解釋說,好萊塢電影也在幫著維持大家對瑞士的這種刻板印象。

更多阅览 好萊塢令瑞士銀行家名聲掃地


新闻

由实验室培育牛肉制成的汉堡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上市。

相关内容

实验室培养肉有望三年内在瑞士上市

此内容发布于 即将退休的贝尔食品集团首席执行官洛伦茨·维斯(Lorenz Wyss)预计,用培养肉制成的汉堡将于大概三年内在瑞士上市。

更多阅览 实验室培养肉有望三年内在瑞士上市
一名外科医生在巴伐利亚州Schwabach市医院为一名肥胖患者进行复查。

相关内容

瑞士科研发现:腹部脂肪中的蛋白质可以用于肥胖治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研究小组在腹部脂肪中新发现了一种细胞,可以抑制新脂肪细胞的形成。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这一发现可能对治疗肥胖症具有很高价值。

更多阅览 瑞士科研发现:腹部脂肪中的蛋白质可以用于肥胖治疗
未来,这种凝胶将帮助人们在小酌后仍能安全驾车回家。

相关内容

瑞士研发的新凝胶可降低酒精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制出可以抵消酒精不良反应的新型凝胶。这种物质能在酒精进入血液之前,在胃肠道中将其分解。

更多阅览 瑞士研发的新凝胶可降低酒精风险
受恶劣空气质量影响的植物所产生的花粉,似乎会引发更强烈的过敏反应。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引花粉过敏症爆发

此内容发布于 气候变化导致瑞士花粉过敏症患者人数激增。一百年前,花粉症在瑞士鲜为人知。可如今,这种过敏症困扰着五分之一的瑞士居民。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引花粉过敏症爆发
迈克尔·舒马赫(Michael Schumacher)收藏的两块腕表在5月14日的拍卖会上成交。

相关内容

迈克尔·舒马赫的腕表在瑞士拍得400万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5月14日,一级方程式赛车大师迈克尔·舒马赫收藏的腕表在日内瓦举行的佳士得(Christie’s)拍卖会上,以4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3190万)的价格成交。

更多阅览 迈克尔·舒马赫的腕表在瑞士拍得400万瑞郎
在道德层面可以接受,甚至非常接受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的受访者达72%;接受体外授精(vitro fertilisation)的受访者达60%。

相关内容

瑞士人对辅助生育持开放态度

此内容发布于 在生娃问题上,瑞士人对辅助生育的态度相当开明。这是苏黎世大学近期公布的一项代表性调研的初步分析结果。

更多阅览 瑞士人对辅助生育持开放态度
时隔80多年,共产党再次成为瑞士的党派之一。

相关内容

瑞士人在时隔84年之后与共产主义再续前缘

此内容发布于 上周末,在伯尔尼州布格多夫(Burgdorf)举行的代表大会上,三百余名与会者见证了革命共产党(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简称RKP)的成立。这意味着瑞士共产党在1940年被取缔之后,再次跻身瑞士各党派行列。

更多阅览 瑞士人在时隔84年之后与共产主义再续前缘
数月来美中一直在为稳定两国关系做出努力。

相关内容

美中两国将就人工智能风险在日内瓦会谈

此内容发布于 鉴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发展,美中两国政府的代表计划于本周二(5月14日)在日内瓦共商与之相关的风险。美国政府的一名高层代表在会前表示,此次会谈并非任何形式的合作,而是要就各自的方式与观点展开沟通。

更多阅览 美中两国将就人工智能风险在日内瓦会谈
尼莫现在最想花几天时间静一静,特别是好好睡上几觉。

相关内容

欧洲歌唱大赛瑞士冠军希望好好休息一下

此内容发布于 在上周六晚(5月11日)结束的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上,瑞士参赛者尼莫(Nemo)以一曲《规则》(The Code)赢得大赛冠军。周日晚上尼莫返回苏黎世时虽一身疲倦,但依然欣喜若狂。

更多阅览 欧洲歌唱大赛瑞士冠军希望好好休息一下
有关网络欺诈的报告正在显著增加,其中包括所谓的链式网络钓鱼,即诈骗者黑进电子邮件收件箱,向所有存储的地址发送电子邮件。

相关内容

瑞士近六个月的网络诈骗数量大幅增加

此内容发布于 2023年下半年,瑞士网络欺诈案例数几乎翻了一番。在这种情况下,新成立的联邦网络安全办公室(FOC)负责人弗洛里安·舒茨(Florian Schütz)在上任仅四个多月后就提出了一项新战略。

更多阅览 瑞士近六个月的网络诈骗数量大幅增加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