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玛丽·罗宾逊:“我的朋友都说,别干这工作”

mary robinson in front of design of UN charter of human rights
Illustration: Helen James / swissinfo.ch

1997年就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时,玛丽·罗宾逊(Mary Robinson)已经拥有辉煌的职业生涯。她成长在上世纪50年代的爱尔兰,家里兄妹五人只有她是个女儿,她记得自己从小就养成了“咄咄逼人”的性格,但父母告诉她,对她和兄弟们只会一视同仁。

在家里她确实得到了平等待遇,但走出家门,在爱尔兰社会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都柏林学习法律期间,她主张废除离婚禁令、对避孕合法化,以及对同性恋去罪化。到1969年,刚满25岁的她便以爱尔兰参议员的身份进入政界。她在那里继续推行自己的主张。可是试图将她的理想变成法律,和在大学里跟人就此辩论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整个2023年里,瑞士资讯swissinfo.ch以各种方式庆祝《世界人权宣言》问世75周年。有趣的是,这一套具有开拓性的原则也是世界上被翻译成最多语言的文件。现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福尔克尔·蒂尔克(Volker Türk)称其为“为了回应二战期间的灾难性事件(而出现的)变革性文件”。

来自厄瓜多尔的首任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何塞·阿亚拉-拉索于1994年走马上任。既然《世界人权宣言》在1948年就已起草,为何他的上任却那么迟呢?

我们的英文播客《日内瓦内幕》(Inside Geneva)采访了所有的前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这个职务有时被称为联合国最难做的工作),听他们分享各自的经验、成功与挑战。

当时激起了“难以置信的民愤”,她回忆道,“我收到不少令人非常不安的信件。”不屈不挠的她毫不退缩,甚至把一些案子告到了欧洲人权法院。尽管遭遇反对,但她也收获了无数人的支持,1990年她成为了爱尔兰的首位女总统。

她经验丰富,习惯了批评之声,还是位不知疲倦地争取基本权利与自由之人。在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nnan)提名下一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人选之时,还有谁比她更胜任呢?然而罗宾逊当时却犹豫了。“我所有的博学友人都说,‘玛丽,你知道的,换作是我,我不会接受这个职务’。”

羞辱、精疲力竭,与坚持不懈

她没听他们的话,接受了任命。很快,她朋友们的保留意见就开始显得很有道理。她上任后的首次出访是去卢旺达,那里不久前发生的种族灭绝令近百万人丧生。卢旺达人记得联合国的失败-未能阻止残暴行径的发生,而曾以爱尔兰总统身份出访并受到卢旺达人欢迎的罗宾逊也记得:“当我作为联合国人员抵达那里时,他们几乎羞辱了我。”

她并未气馁,离开卢旺达后又去了乌干达,接下来还访问了南非(纳尔逊·曼德拉已是她的好友)。返回爱尔兰时她感到精疲力竭、失去动力,甚至不想见自己的家人。

“我记得那时对自己说,不管怎样,我一定对付得了。这个工作虽是难做极了,但不管怎样,我一定能做到。后来情况的确好转了。”

一些成功,与更多挑战

罗宾逊认定,推动联合国人权工作的最佳方式,就是访问尽可能多的国家。她再次前往非洲,她访问了中国,这可是大多数联合国人权官员都做不到的事,她甚至还去了西藏。

然后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让许多人原本盼望着联合国能够闪光的事件:2001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反种族主义大会(World Conference against Racism)。

罗宾逊去了德黑兰参加德班大会预备会议,从那时起事情就变味了。在伊朗开会并非罗宾逊的选择,她也不同意最终文件的措词,其中一些语句被广泛视作具反犹色彩。

在联合国一贯折磨人的官僚作风下,所有有争议的措词都是用方括号括住的,意味着尚未获得同意,而且在罗宾逊看来“永远也不会被同意”。尽管如此,以色列和美国大发雷霆。德班会议在争议中开始,又因美国和以色列的退席,在溃败中结束。

相关内容
何塞·阿亚拉-拉索,首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相关内容

何塞·阿亚拉-拉索:“我们不应失去信心”

此内容发布于 首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何塞·阿亚拉-拉索就任至今已近40载,但他始终未对人类失去信心。这个职务有时被称为联合国最难做的工作,这里听他们分享经验、成功与挑战。

更多阅览 何塞·阿亚拉-拉索:“我们不应失去信心”

时至今日,玛丽·罗宾逊依然感受到德班留下的痛心与沮丧。她仍坚称会议的最终文件是有远见的,为联合国对抗种族主义确定了各项原则。可是她却被美国和以色列的一些媒体指责为反犹太主义者,她说这与事实相去甚远,而她甚至都无法为自己辩护。

2002年罗宾逊担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届满离任,但她继续投身于人权工作,现在更是以气候变化为重心。

“人权才是答案。我们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这些核心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译自英文: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