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下一屆瑞士國家博覽會:少些傲氣、多些內涵

下一屆瑞士國家博覽會(Nexpo)的啟動會議在一間瑞士木屋裡舉行,這個木屋採用藏族裝修風格,專門接待國際藝術家入駐:這個項目計劃立足當地、放眼全球。
下一屆瑞士國家博覽會(Nexpo)的啟動會議在一間瑞士木屋裡舉行,這個木屋採用藏族裝修風格,專門接待國際藝術家入駐:這個項目計劃立足當地、放眼全球。 Eduardo Simantob, swissinfo.ch

在20年前的國家博覽會(Expo 02)上,瑞士展現了富裕、壯美、底蘊深厚的國家形象,以平和開放的心態擁抱未來的數位化發展。計劃於2028年開幕的下一屆瑞士國家博覽會(Nexpo)則面臨著完全不同的現實狀況。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儘管距離下一屆瑞士國家博覽會(Nexpo)的正式開幕還有7年時間,但籌備工作已經在按部就班地展開。

馬東(Mathon)是位於格勞賓登州的阿爾卑斯山小村莊,那裡只有50位居民,當地的一棟藏式房屋內舉辦了其中一場啟動活動。包括藝術家、策展人和建築師在內的約50 名受邀者跟隨 Nexpo主辦人的腳步,經過山間短途跋涉,來到這棟小屋內。當天晚上,他們享用了藏式晚餐,在美國歌手米奇·布蘭科(Mykki Blanco)即興演唱的歌曲中結束了忙碌的一天。米奇·布蘭科是黑人同性戀歌手,也是這棟藏式房屋的駐村藝術家。

這個帶有國際化色彩的烏托邦式小型活動旨在作為整個大型項目的縮影。年輕的藝術總監弗雷迪·菲施利(Fredi Fischli)和尼爾斯·奧爾森(Niels Olsen)在在全國組織了一系列“探索之旅”,以尋找“未來的瑞士地標,這些地標可以是現有的,也可以是新建的”。

這些地標可能是2028年主體博覽會的組成部分,屆時博覽會場館將遍布全國各地。這一新理念的核心在於凸顯城市的作用。瑞士十大城市——巴塞爾、伯恩、比爾、日內瓦、洛桑、盧加諾、琉森、聖加侖、溫特圖爾和蘇黎世——的市長們在2016年的一次非正式會議上提出了這項動議。

這種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將會體現在整個籌備過程和最終的博覽會中,與2002年的策劃理念截然相反。一些較小的城鎮,如庫爾(Chur)、納沙泰爾(Neuchâtel)和阿勞(Aarau)已經表示有興趣加入該項目。

翻開新篇章?

作為具有廣泛目標的國家展會活動,國家博覽會是19世紀的發明——儘管有記錄的首個國家博覽會,即布拉格世界博覽會,早在1791年就已舉行。這些活動展示了一個國家在特定時期的(國家)成就和(全球)願景。

自1883年蘇黎世舉辦首屆國家博覽會以來,瑞士平均每25年舉辦一屆國家博覽會,其宗旨是強調教育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

然而,這種進步觀點在隨後的歷屆國家博覽會中失去了地位(1896年日內瓦、1914年伯恩、1939年蘇黎世),因為這幾屆博覽會由軍方主導。當時的形勢要求瑞士在國防問題上能夠獨立自主,但在二戰後的首屆洛桑國際博覽會(1964年)上,瑞士嘗試塑造一種未來主義的自我形象,展示了基於電腦形式的社會調查,凸出了當時一切能體現“瑞士價值觀”的東西。然而,“格列佛項目”的實驗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部分項目內容遭到審查。

弗雷迪·菲施利(左)和尼爾斯·奧爾森希望在城市中心和瑞士鄉村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弗雷迪·菲施利(左)和尼爾斯·奧爾森希望在城市中心和瑞士鄉村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Michelle Nicol, Nexpo

2002年國家博覽會可能是迄今為止最飽受詬病的國家博覽會。它展現了20世紀90年代瑞士就已經想出的理念,而這些理念在活動開幕時就顯得過時了。當時發生的9.11恐怖襲擊和反恐戰爭等事件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而在國內,瑞士被無數的國家醜聞所困擾,如瑞士航空停飛,以及瑞士與納粹德國的關係被披露,此外瑞士銀行不得不最終處理猶太人大屠殺受害者“無繼承人帳戶”問題。

活動上展示的數位化建築和烏托邦形象顯得過於孤傲自大,而當時全國上下還在反思過去幾十年裡出現的問題,二者之間有些格格不入。層出不窮的醜聞使“瑞士價值觀”和官方言論幾乎每天都被挑戰或被揭穿事實。

腳踏實地

與上一屆國家博覽會相比,Nexpo的宏大願景聽起來更符合當前的情緒。不過,Nexpo的基本概念仍由藝術史學家尤里·施泰納(Juri Steiner)領導團隊設計,這個團隊也在2002 年國家博覽會中負責同樣的工作。藝術家約翰內斯·格斯(Johannes Gess)表示:“但要實現這個理念,我們就必須將其傳遞給年輕一代”,他也是這個理念設計團隊的成員,也參加了馬東村的現場考察。

35歲的菲施利和奧爾森能夠導入他們在展覽和研究方面的經驗,他們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培養了自己對於藝術、科學和建築的理解。不過,他們對城市的看法並不局限於20年前荷蘭裔美國人薩斯基亞·薩森(Saskia Sassen)或西班牙人曼努埃爾·卡斯特爾斯(Manuel Castells)等思想家的成名觀點。他們指出移民和城市網絡的崛起,而非民族國家的崛起,才是全球化的主要驅動力。

菲施利說:“我們不認為城市是處處成功之地,大多數博覽會都只是宣傳活動,而我們則對城市中功能不健全之處更感興趣,思考城市如何向農村學習,拋開眾所周知的都市傲慢。”

在這種語境中,“都市傲慢”是什麼意思?

“考慮到這項動議源於城市,我認為走訪像馬東這樣的地方非常重要,需要學習他們基於社區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採用殖民主義方法,將城市的理念輸出到這樣的地方。”

他補充說:“城市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有一系列的研究聚焦於權力從國家層面向城市層面的轉移。農村變得越來越窮,而市長才是決定未來的人。”

菲施利和奧爾森還觀察到另一個趨勢,這個趨勢本來就很明顯,但隨著疫情爆發變得更加明顯。 “數位化轉型的帷幕早已拉開,你在哪裡工作變得並不重要。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趨勢,但城市的喧囂正在把人們推向郊區,也許郊區才是未來的發展核心。”

城市vs.鄉村

近期,右翼瑞士人民黨(SVP/UDC)在瑞士國慶日(8月1日)宣布了新的策略願景,以城市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遭遇逆流。在一段影片中,該黨主席馬可·基耶薩(Marco Chiesa)將矛頭指向瑞士人民的“敵人”,即城市居民,他稱該群體為“寄生蟲”。

菲施利正面承認了這個問題,畢竟基耶薩的言論觸及了Nexpo主辦人也希望破解的難題。儘管菲施利不認為這是瑞士當下面臨的最大問題,但他表示自己很想知道這場辯論將如何演繹。他說:“這肯定會催生出很多評論、聲明和想法,其中部分觀點會有一定的道理。也許這場辯論中會出現種族主義或排外主義的言論,但究其本意,也許有一些觀點是城市不應該忽視而應該傾聽的。”

菲施利和奧爾森希望在整個Nexpo的籌備過程中能夠盡量拉近城鄉差距,而不僅僅只關注博覽會本身。 “為此,我們需要採取國際視野,開展工作的方式要比2002年國家博覽會更為國際化。”

加入对话

评论或留言须遵守我们的规定。 如果你有问题或者希望提出讨论的主题,请与我们联系!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