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当圣诞商机成为圣诞的一部分

Thomas Kern / swissinfo.ch

欢庆,分发礼物,点燃蜡烛,享受节日气氛:12月底的时间被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称作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然而他指的并不是圣诞节,而是罗马的农神节。

基督徒利用了异教徒的节日,并将耶稣的诞生之日,选在了全年白天最短的这段时间。直至今天,圣诞的日子,依然是祖父母、父母向孩子们传播快乐的日子,他们在传播着,他们小时候也曾享受过的快乐。

然而,圣诞的传统是什么,和我们今天一样吗?

“圣诞老人”Johann Wanner,这位在巴塞尔圣诞装饰商店里,将礼物送给全世界的人,是这样定义的:“传统就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所经历的一切”。

因此瑞士资讯swissinfo.ch在巴塞尔的圣诞市场上,问了几位70多岁的长者:现在的圣诞节是否与以前,有了很多不同。

“那时可没这么多钱,”一位乌里州来自Altdorf的老人说:“圣诞节我们会得到一些有用的礼物和甜的东西。还有袜子、衬衫、手套什么的”。

一位女士正走在去听音乐会的路上,她说,80年前可不是这样:“我们织很多东西,还做刺绣。背诗、朗诵诗歌”。

市场上一位来自瑞士东南部库尔(Chur)的人,讲得很有哲理:“圣诞市场很美,气氛很好。但是我并不喜欢9月底的时候,就在商店里看到圣诞的东西”。“这令我有些伤心。可是,时代在改变,而我也就这样过来了”。

上帝和财神

巴塞尔的圣诞市场是一个吸引人的旅游项目,也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形象的一部分。无论是瑞士的城市还是乡村,都会有一个圣诞市场,或大,或小。这个主意来自德国,世界上最古老的圣诞市场就在德累斯顿。追溯到1434年,那时的圣诞市场,主要是卖肉。

而在瑞士,这种传统其实并不久远,最远也就是追溯到10年前。

瑞士中部最大的市场在Einsiedeln,是僧侣和朝圣者聚集之地,圣诞节市场一周,可以接待7-8万访客。负责筹备的Josef Birchler这样说。起初只是在主干道上设几个摊位,然后推进到修道院前的中心地带,2001年时,已经占据了整个城市。

买东西的、卖东西的,来自瑞士国内外,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人特别多。但要想摆摊,条件是所售产品,要和圣诞有关。

Einsiedeln因其修道院而知名,并且吸引了许多人,Birchler对swissinfo.ch说。他不认为圣诞商业化与宗教节日有任何矛盾之处:“光有宗教,填不饱肚子,”他笑着说。

传统的宗教还是给Einsiedeln市场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说“请出圣尼古拉”:圣诞老人的原型-圣尼古拉像首先得到祝福,然后被送往孩子们手中。

“这也对教堂有益,”Birchler说:“因为人们都因为这些仪式活动走进了教堂”。

相关内容

奖惩之间

圣尼古拉节被定在了12月6日,而这位圣贤,是所有圣徒中与礼物联系最紧密的。自11世纪开始,他就负责分发礼物-当然只是给乖巧的小孩子。而那些淘气的,则要被干柴枝打屁股。

在罗马-天主教会,圣诞老人依然拥有崇高的地位。而在基督新教教会,自16世纪始,圣诞老人就被圣诞天使所取代,正是这位天使,在12月24日为人们带来了礼物。

尽管送礼物的本意尚有奖惩的意味,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这种意义已经被消费主义弱化了。

“进入19世纪,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经济也繁荣起来,”巴塞尔文化博物馆的Denise Rudin说,目前该馆正在做一个有关礼物的展览。“中产阶级希望利用圣诞节展示他们生活的富足,并且全家借宗教节日之机,进行庆祝”。

圣加仑大学商业管理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瑞士的圣诞人均消费约为611瑞郎,去年为578瑞郎。

年龄越大的人,越喜欢圣诞捐款。

在最希望收到的礼物名单上,衣服和鞋排在首位,其次是旅行和书。
 
只有7%的人,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在哪里买礼物呢?大部分人倾向于市中心,紧随其后的是商业中心。

 
倾向于网上购物的人比去年有所减少。

 
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在国外购物。

 
该调查于瑞士德、法语区,在采访了2000位购物者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商业化

给圣诞融入些商业元素,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803年,就出现了特意为圣诞准备的礼单,上面列有1111件礼物。这也是德国人的发明。

一首写自1886年的著名的德国歌曲,描述了当时孩子们最希望得到的圣诞礼物-摇动木马、玩偶之家、木制或锡制玩具,却并没有提到节日的宗教背景。孩子们只是应该感谢父母,为了他们的圣诞礼物,准备了“很长、很长时间”。

从那时起,圣诞就与越来越多的购物、消费连在了一起,Rudin说。“圣诞为零售商和生产商带来了每年巨大的赢利。每年,他们都会发明些新的东西,好创造更多的赢利”。如今很多人都希望得到电器作为礼物,礼物正从基本需求走向奢侈,要求越来越高。

“礼物越来越昂贵,难怪过了圣诞节,很多人家都有赤字”。

店主Johann Wanner则有其他看法:很多商店都依赖于圣诞节,这时创造的利润,往往是全年销售额的重要部分。

果香和烛香

swissinfo.ch采访的很多老人表示,他们认为圣诞节是一个家庭的节日,希望这种节日意义,可以一直传承到他们的孙子孙女。

在这点上,出生于1939年的Wanner也有不同意见:“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圣诞确实是 一个家庭的节日,关上门、锁上窗、自己一家人。如今圣诞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节日。餐厅开着,可以出去过。这就解决了不少问题,比如有时家人关系不好,彼此不说话,却不得不在家坐在同一张桌子前。现在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这并不意味着,Wanner就只有不愉快的圣诞回忆:“我还保存着60多年前我的第一个圣诞树装饰球,在幼儿园里自己做的。一年又一年,看着它们,回想起以前的岁月”。

他想起烤箱里苹果的香气、花生的味道、蜡烛的梦幻。就这样,他再一次沉浸在童年世界里。

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降生,因此这也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节日。然而耶稣是于何年而生,并没有定论,更惶论何日。

公元4世纪,西方教会选择了12月25日作为耶稣的生日。在北半球,这是冬至-全年白天最短的一段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曾是异教徒的节日。教会选择了异教徒的节日,并将之演变、赋予了基督教的意义。

东方教会将圣诞定在了1月6日,但随后,他们也将时间调整成与西方教会一致。美国的圣徒教会依然将时间定为1月6日。

许多东正教教会依然信奉古老的儒略历,而自16世纪起,西欧开始使用更准确的格列高利历(公历)。

几百年过去,两个日历开始产生差异:儒略历比格列高利历晚了13天。因此2012年西方俗世的圣诞是12月25日,而大部分东正教会的圣诞节是在2013年的1月7日。

希腊东正教属于例外,他们庆祝圣诞节也是在12月25日。

而在耶路撒冷的亚美尼亚区,他们不仅将耶稣诞生定在了1月6日,他们还在实行儒略历,因此对他们来说,2012年的圣诞是在2013年的1月19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