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職責是推動全民醫療衛生、協調全世界對衛生緊急事件的應對。當新冠病毒於2019年底出現時,世衛組織被推進輿論注意力的焦點,並被--某些人--視為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失控的替罪羊。
此内容发布于
1 分钟

我是一名视觉叙事制作人,专注于长篇和系列化多媒体内容制作。我与记者合作,改进跨语言工具和工作流程,确保内容风格符合标准,并领导创新视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我出生于意大利,在非洲长大,现在将瑞士视为家乡。我曾在意大利国家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导演,并在柏林和维也纳担任纪录片编辑、导演和制片人。我专注于将多媒体内容转化为引人入胜的叙事。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今年5月下旬,世衛決策機構世界衛生大會將在其總部所在地日內瓦召開,屆時該組織將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中心。其重要議題將包括改善應急準備與確保公平獲得疫苗的多份提案。
然而我們對世衛組織到底有多了解?該組織由誰運作,其工作開支是怎樣支付的?自1948年創建至今,該組織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應對新冠疫情過程中,它能夠–或不能夠–做什麼?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