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NGO控中国再生能源公司 在18国侵害人权与环境

(法新社雅加达6日电) 国际非政府组织今天公布一份报告指出,自2021年以来,投资能源转型矿产中国企业已在全球被控犯下100多起侵犯人权及破坏环境的行为。

铜、镍和钴等矿物对于可再生能源基础转型至关重要,中国在相关矿物的加工及精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印尼、秘鲁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天然资源丰富国家大举投资兴建相关设施。

据国际非政府组织「企业与人权资源中心」(Business & Human Rights Resource Centre)记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中国多间在海外开采能源转型矿物的企业涉嫌犯下102起迫害案件。据称有超过1/4发生在印尼。

企业与人权资源中心发言人表示:「我们的资料显示,在转型矿物探勘、开采及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人权及环境破坏现象…这些伤害行为令在地社区首当其冲。」

企业与人权资源中心发现,在中国企业涉嫌迫害的18个国家中,有27起发生在印尼、秘鲁16起、刚果民主共和国12起、缅甸11起、辛巴威7起。

中国被控破坏印尼环境及侵害弱势工人们的权利,电池生产公司对镍的需求提升,令印尼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另因工厂工作条件欠佳而加剧紧张局势。

中国政府已允诺不再于海外建设燃煤工厂,但企业与人权资源中心表示,这项绿色承诺「因海外业务运营带来的严重人权风险而黯然失色」。

报告称,对中国企业的指控中有超过2/3涉及侵犯当地社区的权利,一半以上涉及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包括水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和阻碍水源取得;超过1/3的中国企业被控损害工人权利。

企业与人权资源中心发言人说:「基于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角色,中国参与者完全能够主导一场负责任的能源转型…然而,唯有中国企业和监管机构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普遍存在的人权和环境问题,才能实现这项目标。」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