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瑞士女性罢工及示威游行,是瑞士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公众抗议示威活动。
Keystone/Peter Schneider
在瑞士,男女两性平等权利的缺位始终是一年一度瑞士女性游行示威行动日聚焦的核心。
此内容发布于
本周二(6月14日)瑞士女性游行示威活动的组织者(德)外部链接表示,争取男女同工同酬以及尊重女性的政治斗争,在过去的三年间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和成效。
瑞士工会贸易联盟(Unia,德)外部链接还借此契机,对尚在酝酿阶段的国家养老金体系改革的一部分-即计划提高女性退休年龄提出了批评。这一议题将于今年9月付诸瑞士全民公投。
为达成瑞士男女平权而奔走的活动人士还指出,瑞士全国范围内记录在案的家庭暴力案件多达2万逾起。
当日,瑞士各地城市与城镇均组织了街头游行抗议示威活动,以此纪念关于性别平等的条款于1981年被写入瑞士联邦宪法。
1991年6月14日,瑞士西部汝拉地区一家钟表厂的一群女工为抗议低薪酬,发起了罢工示威运动,进而演变为由数十万名女性参加的瑞士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女性大罢工。
据瑞士最大的工会组织瑞士工会联合会(Trade Union Federation)介绍,2019年-也就是第二次类似声势如此浩大的全国范围抗议活动,粗略估算参与者约有50万人之众。
去年-即第三次类似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发生在因新冠疫情而面临的各类限制措施大背景下。尽管如此,依然有超过10万名民众参与了那次颇具象征意义的罢工行动。
相关内容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此内容发布于
从下个学年开始,瑞士下瓦尔登州(canton of Nidwalden)的小学生除教学需求或紧急联络需要外,将不得在校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相关内容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国民院就非暴力育儿原则正式写入瑞士法律进行了投票。
更多阅览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相关内容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与中国计划于本周六(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关税磋商。
更多阅览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相关内容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项调研,四分之三的瑞士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其中半数的使用方式违反了公司指令。
更多阅览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相关内容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政府称,瑞士今年面临的安全威胁正在加剧。
更多阅览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相关内容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此内容发布于
达到退休年龄时该如何支配职业养老金(BVG/LPP)账户里积累的资本?在一次性提取资本总额和按月领取年金之间,做出前一个选择的瑞士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做出后一选择的人。
更多阅览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相关内容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瑞士私人家庭资产总额继续强劲增长。金融资产增长和房地产资产升值共同推动了这一趋势。
更多阅览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相关内容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媒体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但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中仍保持了第9名。
更多阅览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相关内容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过敏中心4月28日表示,因天气短暂转凉而中断的花粉季目前已重新开始,草类花粉正在瑞士各地飘散。约70%的花粉症患者对其过敏。
更多阅览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女性全国大罢工,现在进行时!
此内容发布于
本周五(6月14日),瑞士各地女性走上街头,参与这次以坚决要求与男性同仁同等待遇为诉求的历史性大罢工。
更多阅览 瑞士女性全国大罢工,现在进行时!
相关内容
瑞士女性忍无可忍的日子
此内容发布于
2019年6月14日,无数人走上街头呼吁在瑞士实现性别平等。31位瑞士女摄影师决定不参加游行,而是从各自的角度记录这次罢工。
更多阅览 瑞士女性忍无可忍的日子
相关内容
女性大罢工:悠久历史的新篇章
此内容发布于
1991年6月14日,瑞士数十万名女性参加了首次妇女大罢工。如今,差不多30年过去了,动员女性举行罢工的活动再次卷土重来。
更多阅览 女性大罢工:悠久历史的新篇章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