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资金将以无息贷款形式拨给国际红十字会,用途包括向受新冠病毒打击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卫生物资等。
Keystone / Legnan Koula
瑞士政府宣布计划拨出4亿瑞郎(约合29.09亿元人民币)援助专款,以减轻2019冠状病毒病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后果。
此内容发布于
专款的一半将以无息贷款形式拨给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国际红十字会(ICRC),用于该组织在80多个国家开展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收到2500万瑞郎(约合1.82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作灾难基金。
议会将于6月决定是否批准这些贷款。
其余1.75亿瑞郎将提供给在发展中国家积极对抗2019冠状病毒病的各个国际组织。
“国际危机就需要国际回应,”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于周四(4月30日)告诉媒体。虽然在这个艰难形势下瑞士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国民,“但也有必要向其他国家人民,尤其是贫穷国家人民表现出团结一心,”他补充道。
技术设备
此前国民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曾要求为国际援助基金增资1亿瑞郎,瑞士政府随后做出了这一援助承诺。
卡西斯强调说,瑞士已经向受新冠病毒影响的国家提供了援助。例如在新冠病毒疫情打击欧洲之前,瑞士就已给中国送去了技术设备。
瑞士开发署(Swiss Development Agency)也已调整了现有援助计划以回应危机,向提出要求的受影响国家运送了救援物资,其中包括尼泊尔、希腊与塞尔维亚等。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新冠疫情:瑞士局势
此内容发布于
这里,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您实时更新报道瑞士疫情发展:追踪最新病毒感染数据、公告瑞士联邦防疫措施、介绍官方健康防护信息和重要咨询途径。
更多阅览 新冠疫情:瑞士局势
相关内容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国民院就非暴力育儿原则正式写入瑞士法律进行了投票。
更多阅览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相关内容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与中国计划于本周六(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关税磋商。
更多阅览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相关内容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项调研,四分之三的瑞士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其中半数的使用方式违反了公司指令。
更多阅览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相关内容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政府称,瑞士今年面临的安全威胁正在加剧。
更多阅览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相关内容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此内容发布于
达到退休年龄时该如何支配职业养老金(BVG/LPP)账户里积累的资本?在一次性提取资本总额和按月领取年金之间,做出前一个选择的瑞士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做出后一选择的人。
更多阅览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相关内容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瑞士私人家庭资产总额继续强劲增长。金融资产增长和房地产资产升值共同推动了这一趋势。
更多阅览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相关内容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媒体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但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中仍保持了第9名。
更多阅览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相关内容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过敏中心4月28日表示,因天气短暂转凉而中断的花粉季目前已重新开始,草类花粉正在瑞士各地飘散。约70%的花粉症患者对其过敏。
更多阅览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相关内容
弱势租客-苏黎世搬迁浪潮最大受害者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研究显示,苏黎世的租客驱逐率为全国最高。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低收入的年长居民,他们会被迫搬离原本的住所。
更多阅览 弱势租客-苏黎世搬迁浪潮最大受害者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拯救瑞士经济于病毒威胁:“部分失业”是剂良药
此内容发布于
2009年次贷危机爆发后,“部分失业”(即危机时,雇主减少员工工时,而雇员可享受由国家发放的、额度为损失收入80%的救济金。)策略的出台成功缓解了瑞士经济压力。新型冠状病毒登陆瑞士几周来,“部分失业”政策再次赢得经济界人士的重视。
更多阅览 拯救瑞士经济于病毒威胁:“部分失业”是剂良药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