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逝世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在长期患病后于8月30日逝世,享年91岁。他就任前苏联最高领导人一职时的初衷本是要重振苏联国力,最终却释放出各种力量,导致了共产主义的崩溃、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
虽然戈尔巴乔夫任期不满七年(1985-1991),但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改革很快超越了他的驾驭能力,造成苏联专制政权解体、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以及持续数十年的东西方核对峙终结。
今年担任瑞士总统的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也通过推文悼念戈尔巴乔夫:
Switzerland joins the world in mourning a man of peace. Mikhail #Gorbachev外部链接 changed the course of the 20th century. He will be remembered as a global leader who represented freedom and hope – values the world crucially needs today.
— Ignazio Cassis (@ignaziocassis) August 31, 2022外部链接
戈尔巴乔夫在任职期间曾数次访问瑞士,如在1985年,他和美国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的重要会晤就是在日内瓦举行。
会晤中这两个超级大国讨论了裁减核武器问题,此次峰会被视为冷战的一个转折点。在随后的几年中两国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谈判。
2000年12月,戈尔巴乔夫在瑞士议会前呼吁打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前一年,他曾在第四届东欧会议期间访问了伯尔尼。
戈尔巴乔夫还曾在担任由他自己创办的国际绿十字会(Green Cross International)主席期间造访瑞士。1993年,他在日内瓦市郊的Goms为这家国际环保组织运营中心揭幕。
戈尔巴乔夫还亲身体验过瑞士的医疗系统。1997年他本应参加在卢塞恩举行的一次绿十字会慈善晚宴,却不得不因过敏住院接受治疗。
在俄罗斯不受欢迎
戈尔巴乔夫作为前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任期内充满坎坷,期间发生过构思不周的反酒运动、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等。
但1985年11月起,他开始了一系列同世界领导人的峰会,引来全球关注,尤其是他同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George Bush)先后会晤,带来美苏两国核武库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削减。
他因自己在结束冷战中起到的作用赢得了199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并在晚年不断获得世界各个角落的荣誉与奖项。然而他在自己的祖国却广受鄙视。
俄罗斯人指责他一手造成了1991年苏联的解体-一个曾经威震四方的超级大国分裂成15个独立国家。昔日的盟友抛弃了他,把他当作国家困境的替罪羊。1996年他竞选总统一事成了全国笑料,当时他的支持率甚至未达1%。
“共产党倒台,其最高领导人也得下台,”前联邦委员勒内·费尔伯(René Felber)十年后说道。戈尔巴乔夫辞职时,来自左翼社会民主党(SP/PS)的费尔伯是当时的瑞士外交部长,他曾数次会见过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先生是位非常有修养、有才智的人,”费尔伯表示,“他深知俄罗斯对西方开放的重要性。”
“有非凡远见之人”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曾被世界领导人称赞为促成全球变革的罕见领袖,在当时为超级大国间带来和平的希望,人们为他的逝世沉痛哀悼。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一份声明中则称戈尔巴乔夫是位“有非凡远见之人”,他“具有想象力,看到不同的未来是可能的,具有勇气,拿毕生事业冒险以实现这个未来。其结果便是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并给予无数人的更大的自由”。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