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人权高专结束访华之行,称此行并非调查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并为她颇具争议的访华之行进行辩护。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并为她颇具争议的访华之行进行辩护。 Xinhua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周六结束了为期六天颇具争议的访华之行,称她已与北京方面进行了坦诚的交流,而且此行“并非调查”。

联合国日内瓦人权高专办的最高官员巴切莱特在一次视频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访问了新疆地区的喀什监狱和喀什实验学校,人权活动家指控中国政府普遍存在针对维吾尔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虐待,包括酷刑、强迫劳动以及将一百万人关押在拘留营内。

中国政府表示这些营地为再教育与培训设施,并否认存在任何虐待行为,称其正在打击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

去年,包括瑞士在内的40个国家向中国施压,要求中方允许巴切莱特对新疆进行“有意义且不受限制”的访问。然而,中国政府与高专办就这次访问达成的条件并没有公开。美国国务院和一些人权组织敦促巴切莱特取消这次访问,因为他们担心这次访问可能被用作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在访问期间,国际媒体公布了黑客获取的中国警方文件,据称这些文件揭示了新疆拘留营中的虐待规模,包括对试图逃跑的人实行格杀勿论的政策。

西藏、香港和死刑

巴切莱特通过视频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官员、民间社会、妇女团体和商界领袖。

“高级专员的正式访问本质上比较高调,根本不适合开展注重细节、有条不紊、谨慎周密的调查工作,”她告诉媒体,“这次访问是一个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直接讨论人权问题的机会(……),以支持中国履行其在国际人权法下的义务。”

她表示,她已敦促中国政府审查所有反恐和去极端化政策,以确保“这些政策不会以专制和歧视性的方式实施”,并向那些与亲人失去联系的维吾尔族家庭提供信息。巴切莱特告诉媒体,她还提到了与西藏、香港和死刑相关的人权问题。

相关内容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一只吉娃娃引导瑞士救援队找到困在萨斯费(Saas-Fee)滑雪度假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相关内容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此内容发布于 7月4日,一只吉娃娃协助救出了它在费冰川(Fee Glacier)上被困的主人。它向救援队发出信号,指引救援人员找到掉入冰川裂缝中的男子。

更多阅览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