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7年间,驻日内瓦外国外交人员未缴付的罚金总额已达340万瑞郎。
Keystone
驻瑞士伯尔尼和日内瓦的外国外交人员因不缴付乱停车及其他交通违章罚款,已欠下高达数百万瑞郎的烂账。
此内容发布于
《星期日报》(SonntagsZeitung)于4月22日报道,在驻有90个国家大使馆(法)外部链接的伯尔尼州,2014-2017年期间共向外国外交人员开出总额超过74.5万瑞郎(约合480.8万元人民币)的交通违章罚款单。然而已交付的罚款金额仅为14.13万瑞郎(约合91.2万元人民币)。
而在驻有联合国欧洲总部及33家外交使团(英)的日内瓦州,情况还要糟糕。同期内开出的交通违章罚款总额超过400万瑞郎(约合2581.7万元人民币),但有关部门收缴到的金额只有62.9万瑞郎(约合406万元人民币),欠账总额高达340万瑞郎。
+ 进一步阅读驻瑞外交官不缴违章罚款的报导(英)
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使节牌照车辆的驾驶者享有外交豁免权。一旦发生不缴罚金的情况,警察局一般会把交通违章通知送交瑞士外交部,再由后者转给有关大使馆。
近年来罚单的缴纳情况似乎略有好转。2010年时伯尔尼州的外交车辆违章罚款金额中只有10%被偿付,去年伯尔尼州的偿付额达到25%,而日内瓦州则在20%左右。
瑞士外交部某新闻发言人在采访中告知《星期日报》:“对于驻瑞外交使团人员的缴纳罚金行为,瑞士外交部不予评论。”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此内容发布于
一对外交官夫妇的17岁女儿虽然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瑞士,但并无资格获得居留许可。瑞士联邦行政法院已驳回了这名年轻女子的上诉。
更多阅览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相关内容
全球贸易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相关内容
预防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推出了针对所谓“长寿药物”的风险评估指南。具体而言,这些指南聚焦于二甲双胍(metformin)、雷帕霉素(rapamycin)等原本为其他用途研发、但被部分人用来延长寿命的药物。
更多阅览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交规有多严
此内容发布于
2011年全年,瑞士有320人因交通事故丧生,另有4473人受伤。新的《公路安全行驶方案》(Via Sicur…
更多阅览 瑞士交规有多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