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盲人患者被成功植入”仿生眼”

日内瓦大学医院的医生在进行视网膜植入手术。

瑞士医生为盲人患者成功植入一种微型电子眼,帮助他们恢复视觉-这在欧洲还是首例。

这套装置包括一副配置了摄像机的眼镜,为植入眼球里的电极提供视觉信息,以帮助患者看见光线、形状和动作。

“这就象是科幻小说,”日内瓦(Geneva)大学医院眼科主任艾维诺安·萨佛兰(Avinoam Safran)告诉swissinfo。

“10年前我们还无法想象能达到如此先进的技术:集成电路的设想、杰出的微型工艺,以及对于象视网膜这样复杂的神经组织的再造能力。”

视网膜是一层非常薄的细胞层,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分布在眼球后部,将光线转化为大脑能辨认的神经信号,它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里的胶卷。

对于那些因患有某些遗传病而导致失明的患者,视网膜植入技术能帮助他们部分恢复视力。这其中就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疾病影响全球约150万人口,它致使眼球底部处理光线的视网膜细胞逐渐退化死亡。

复杂的医疗过程包括把只有一张邮票的四分之一大小、由60个电极组成的电极晶片用微型针头植入视网膜背后。但光靠这个还不够。

还需要一副安装有摄像机的眼镜来捕捉图像,和一个掌上电脑大小、用带子束在身上的处理器,把视觉信息转化成电子信号。

然后图像会被传回给眼镜和靠近眼球前部的接收器,它再把信号输送给眼球后部的晶片,后者会产生电子脉冲信号。

这些脉冲信号再诱导视网膜产生感应,通过视神经传至大脑,令大脑看见与电极刺激信号对应的明暗点组成的图案。而这些完全都是实时的。

对患者而言,主要困难就是学习如何识别具体图像产生的视觉图案。

视觉自理

虽然盲人患者不能长期靠使用这种技术来完全恢复视力,但进步却是很大的,萨佛兰指出。

“我们能给盲人带来在一定程度上重建视觉自理的可能,这样他们就可以识别形状、物体和地点,也可以很容易地在街上走动,”他补充说。

患者的视觉质量很大程序上依赖于眼球的情况和装置的精密程度。

于2月中旬实施这项手术的瑞士医学小组得到了洛杉矶和巴黎的同事们的协助。这是首次在欧洲进行此项手术,全世界范围内的同类手术共有10次。

在日内瓦进行的这次手术中使用了“百眼巨人二型”(Argus II)视网膜装置,它由美国Second Sight公司设计,造价约为3万美元(合32880瑞士法朗)。植入物需要保持3年。

在不久的将来,凭借采用更集成的电极晶片来提高分辨率的新装置和更易操作的植入技术,患者将会获得视力的进一步提高。

“这就象飞机的开发,”萨佛兰表示。“最初只是简单的螺旋桨飞机,20年之后已经有了喷气机。通过技术的发展和前几代装置中取得的经验,许多方面都能得到改善。”

瑞士资讯(swissinfo),Simon Bradley于日内瓦

瑞士国家盲人和助盲协会(The Swiss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d for the Blind)估计,瑞士视力受损人口为8-10万人。

由视力受损护理机构照顾的这类患者总人数可能在1-2万人之间。其中约10%为盲人。

由圣加仑(St Gallen)大学所作的调研显示,视力受损在44岁以下人群中发生率较低,而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则较高。根据视力受损护理机构间的内部调查结果,这类人中的8-10%都是超过74岁的老年人。

视力受损的最常见诱因是自然老化过程。在所谓老年黄斑退化病例中,视网膜中央的视力退化造成阅读困难或无法阅读;然而没有必要担心完全失明。

视力受损的其它诱因则为事故或病变,如糖尿病、白内障和青光眼、视网膜病变以及先天性失明。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