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为何瑞士彻底“躺平”的年轻人如此之少?

neets
成长空间?一名仍处于学徒阶段的园丁正给植物灌溉浇水。 ©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在瑞士,不就业、不就学、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彻底“躺平”的年轻人,就人数而言位居欧洲最低之列。然而专家提出警告称,鉴于这一年轻族群难以找到适当的协助,想要获得外界的认可与接纳也确非易事,因此仍然值得持续关注。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国际上公认的称谓-“尼特族”(英文NEET音译而成,全称为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泛指那些当前身处未就业、未读书、未进修或未参加就业辅导状态中的青年群体。在美国,他们被称为“脱节青年”(disconnected youth);而在中国,该族群被戏称为“家里蹲”或“啃老族”,甚至有人将其生存状态调侃为“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分逍遥,九(久)坐不勤,十分无用”。

“尼特族”这一称谓,在2000年代末期备受瞩目,彼时,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迫使年轻人失业率攀升,人们不禁担心部分年轻人将会永久性彻底被就业市场拒之门外。

年轻人中“尼特族”所占比例,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FSO)于今年2月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多语)外部链接,在瑞士全国范围内15-29岁年龄段青年群体中,“尼特族”所占比例仅为6.3%,总计9万人。从下图各国对比数据中不难发现,瑞士“尼特族”总人数在欧洲处于最低水平。与瑞士毗邻的意大利,则位居欧洲“尼特族”榜首,在同龄人中占比达到了23.3%。

外部内容

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瑞士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原因之一就在于瑞士完善的公共教育体系以及卓越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这套将以课堂为基础的教学和在公司的学徒式带薪实习相结合的双轨制教育体系,成为三分之二的瑞士年轻人的不二之选。

相关内容
一名职业学校里的汽车修理工学徒

相关内容

全球独一无二的瑞士双轨制教育体系

此内容发布于 以前,年轻人在结束义务教育后必须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做出选择,今天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无论他们在15岁时做了什么选择,都可以在以后的学习或职业生涯中改换方向。

更多阅览 全球独一无二的瑞士双轨制教育体系

纵览上方图表不难看出,其他同样拥有强有力的学徒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国家-譬如奥地利和德国,“尼特族”在本国青年群体中人数所占比例也很小。

比率持续下跌

据瑞士联邦统计局介绍,盘点过去十年间的数据,瑞士的“尼特族”在同龄人中占比实际上一直保持着持续下跌的态势。回望十几年前,也就是2010年,15-29岁年龄段的瑞士青年阶层中“尼特族”所占比例为8.1%。

逐年减少的“尼特族”中,也包括两种类型的瑞士年轻人:瑞士在统计“尼特族”具体人数时,对“处于失业和求职阶段的年轻人”与“非经济活动年轻人(即未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年轻人)”进行了明确区分。后者涵盖了那些承担照顾家庭责任者、正在服兵役或民役服务者(瑞士对年轻男性国民依然实行强制兵役制)、正在海外参加语言课程的年轻人,以及正竭尽全力试图融入工作场所的瑞士青年。

“瑞士’尼特族‘人数缩水,在女性中最为明显,回溯2010年至2020年数据,她们在同龄人中所占比率从9.6%下降到了5.9%,而男性占比则保持稳定(2010年: 6.7%; 2020年:6.6%),”来自瑞士联邦统计局的Thierry Murier在回复给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电子邮件中介绍道。

“能解释这种变化态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家庭和个人责任’而无法就业、就学或进修的青年人数(主要是女性)有所减少。”数据显示,由于这一原因而被动成为“尼特族”的瑞士年轻群体,在15-29岁年龄段青年中,所占比例从2010年的1.8%降至2020年的0.6%,彼时占“尼特族”总人数的23%,而现如今仅占10%。

哪些人容易沦为“尼特族”?

瑞士女性“尼特族”的减少,可谓颇具意义。因为各种来自国际社会和瑞士本土的研究表明,“年轻女性”这一身份标签,素来就是易让人沦为 “尼特族”的一大影响因素。其他助推因素还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具有移民背景。无独有偶,经合组织在其发布的《教育概览2021》(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1 英)外部链接瑞士章节中也明确指出,具有移民背景的瑞士年轻人更易成为“尼特族”。该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瑞士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和在其他国家出生、后移民至瑞士的年轻人之间,“尼特族”在同年龄段群体中所占比率要相差5个百分点,前者为5.9%,而具有移民背景的“尼特族”则占比10.7%。

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在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家庭问题,也会给一个年轻人是否成为“尼特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尽管如此,瑞士“尼特族”研究项目(英)外部链接联合负责人-来自卢塞恩应用科学及艺术大学(Lucern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Arts)的Claudia Meier Magistretti教授解释称,总体而言,并没有所谓的“模板式典型”尼特族。不过她也表示,该族群的确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都在尽力寻求被认可、被接纳。

在很多“尼特族”看来都认为,强调以个人自主学习和以过程为导向的学习(即专注于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的校园生活,对他们来说很难适应。“然而,促使他们沦为‘尼特族’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富庶的国家,所以很多‘尼特族’大可以坦然而高枕无忧地在家躺平,自有父母为其买单,不遗余力地帮他们试图找一份工作,甚至在某些实例里,这些父母一帮就是好几年,”Meier Magistretti讲述道。

“很可能我们身边还有大量未被记录在册的案例,这些年轻人就这么被公共统计数据所遗漏了。”

官方统计数字无形中掩盖了瑞士年轻人中隐匿的许多差异。“尼特族”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融入社会的年轻弱势群体。

“瑞士社会总是更善待那些最弱势无助的个体,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却并不会对‘尼特族’给予亲切优待,”近日针对这一社会议题刚刚出版了一部专著章节(英)外部链接的Meier Magistretti在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时感慨道:“对年轻人来说,当你的年纪介于18岁到27岁之间,却无法在社会上找到赖以容身的一席之地,虽然你无比渴望,但又面临着某些你个人无法逾越克服的障碍,这一切显然并不容易。”

据Meier Magistretti介绍,许多“尼特族”已经置身于一种长期的困境。“这些年轻人彻底躺平的状况持续得越久,走出这种状态的几率就越低。此外,由于该群体高度依赖于包括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在内的各种社会福利,因此他们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开支,”Meier Magistretti解释道。“与此同时,他们自身还有很多健康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这也是身为’尼特族‘无可避免的一个后果。”其中就包括抑郁症,以及毒品或酒精成瘾。

帮助

Meier Magistretti表示,瑞士确实有不少针对“尼特族”的支持和帮助,但这种帮助是零散的,分布并不均衡,往往取决于你具体居住在哪个州;而且这种扶助也并不是总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Meier Magistretti观察:“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就业指导、就业安置、个案管理网络以及项目的成功率其实很低,尽管这些支持体系放到更为年长的成人身上是行之有效且成功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经济学逻辑驱动下供给过多、但并不足够优质的支持和帮助,与处于’尼特族‘状态中的年轻人错综复杂、因人而异的个人问题之间存在一种错位和不匹配。”

在其最近刊发的专著章节中,她与同僚写道,如果瑞士为“尼特族”提供的支持体系能够增进了解年轻群体及其整体境遇,而不是仅仅将关注点聚焦于帮助某个人顺利进入就业市场上,那么这套体系相比会运作得更顺畅。与此同时,他们的此次研究还发现,受访的瑞士“尼特族”普遍非常渴望让自己的生活走向某种程度上的正常化。

新冠效应?

不过,新冠疫情危机会对瑞士2021/22年度“尼特族”相关统计数据产生哪些影响呢?

Meier Magistretti预计会有一定变化。她表示:“由于疫情给年轻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年轻族群中的脆弱群体,新冠疫情很可能会导致瑞士‘尼特族’人数膨胀。”

欧盟统计局(Eurostat office 英)外部链接也指出,预计因新冠疫情而引发的经济低迷滑坡,将导致整个欧洲大陆地区的“尼特族”出现人数增长。

瑞士官方统计数据将随后公布。联邦统计局表示,目前收集到的信息还不足以呈现“尼特族”在新冠疫情时期的生存状态全貌。考虑到针对“尼特族”的调研在分类方式的采纳上有所修改,因此,2021年度统计结果预计将于2022年下半年发布。

(译自英文:张樱)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