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数千万中国人可能面临砷污染

中国某些地区的水质受到砷污染 AFP

瑞中两国科研人员上周警告说,据一项新的统计数据模型预测,由于使用砷含量超标的地下水,全中国近2000万人口砷中毒的机率非常高。

瑞士联邦供水、废水处理与水资源保护研究所(Eawag)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的科研人员估计,在面积多达5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天然形成的砷的浓度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标准阈值,这些地区主要在新疆、内蒙、河南、山东及江苏等省。

中国在2004年曾估算,有1400万人面临砷中毒危险,而砷元素天然存在于全球的地壳之中。

据《科学》学报发表的文章透露,科研人员开发的新模型既确认了已知的高风险地区,也发现了新的地区,包括华北平原省份及四川省中部地区。

“这些地区砷污染风险与高人口密度同时存在,因此应首先对这里的地下水进行砷检测,”联邦供水、废水处理与水资源保护研究所地质化学家安妮特·詹森(Annette Johnson)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相关内容

地方病

自上世纪60年代起,人们就已经知道中国某些省份的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受影响人口的数量也逐年增长。1994年,中国政府宣布砷中毒是一种地方性疾病,并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筛检行动,对大约12%的县市的水井进行采样。

中国卫生部在2001至2005年间所作的检测显示,被抽检的44.5万口水井中有5%,即2万口水井的砷含量超过每升50微克,是建议标准阈值每升10微克的5倍。

詹森和同事们把这些发现与最近的水样抽查结果、人口数据、现有地质资料、土壤及地形特征综合到一起。

这个模型能依据相似条件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识别可能发生污染的地区,因此更能准确地估算风险人数。詹森解释说,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要对全国数千万水井作砷污染筛检,还需要花上几十年时间和巨大的资金投入。

砷是世界各地饮用水中最常见的无机污染物之一。

这种非金属元素作为沉积物的自然成分存在,在风化过程中,少量砷会溶于地下水中。

含砷的无机盐无臭无味,但对人体有巨毒。若长期摄入,即使很低的浓度也足以损害健康,造成皮肤色素沉着、手足掌角化过度、肝肾与心血管功能失调及多种癌症。

低于每升10微克的砷含量被认为是安全的。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这个含量作为饮用水的标准阈值。

中国最近才把标准参考值由每升50微克降为10微克。在很多其它研究中,例如在内蒙古的不少地区,都测到高于每升100微克的砷含量,有的地方甚至高达每升1500微克。

砷摄入的危害

中国首次发现受污染地下水所致的砷中毒是在1970年代末。那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地区,当地人极大依赖于地下岩石蓄水层所蕴藏的水。在这些地下蓄水层中,火山岩和其它来源的沉积物含有天然形成的砷,摄入这种砷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詹森表示,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即使是同一个地区,砷的含量也可能有很大变化。她举例解释说,砷在缺氧的细密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但后者又可能紧靠粗糙的沉积物。许多地区的人对危险完全不了解,因为他们的水井还未被抽检。

詹森说,饮用受污染水源导致的砷中毒是严重的健康问题。长期接触砷首先会造成皮肤色素沉着,后来还可能引发患者的肝肾功能失调及多种癌症。

根据官方估计数据,近600万人口在使用砷含量超过每升50微克的饮用水,大约1500万人暴露于超出世卫组织每升10微克标准阈值的砷污染。

相关内容

危害效果

“专家估计,接触砷5至10年就可能导致癌症,”詹森说道:“但危害效果极大依赖于个人的年龄、营养状态及健康等因素。”

慢性砷中毒病例在孟加拉等南亚国家尤为突出。而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报告不断披露全球有新的地区-其中包括中欧、南美、蒙古及美国的某些地区-的地下水也受到这种化学物质的污染。

联邦供水、废水处理与水资源保护研究所非常想同中国同仁一起完成全球砷与氟的污染地图,而中国部分的许多资料都是空白。与此同时,中国方面的反馈也帮助了瑞士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世界其它角落干旱地区的污染状况,詹森指出。

这项研究得到了瑞士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处(Swiss State Secretariat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的中瑞科技合作计划(Sino-Swi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me)及中国科学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的资助。科研人员们表示,所建模型亦可用于地下水受砷或别的污染物污染的其它国家。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路易斯·罗德里格斯-拉多(Luis Rodriguez-Lado)说:“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希望自己的工作能突出饮用水水质这一重要问题。这类研究有助于预防政策的实施,以改善无数人的福祉,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人。”

(译自英文: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