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风车和蝙蝠之死

瑞士伯尔尼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如果风力涡轮机能够在夜间风速低于5.4米/秒的情况下自动转换为待机状态,那么因绞进旋转叶片而死于非命的蝙蝠“命案”就会减少5%。
究其原因,研究报告指出:在科研地点-瑞士西南部的下罗纳河谷,一旦风速达到一定水平,蝙蝠们便不再高飞-这是多台超声探测装置监测出的结果。监测器“从头至脚”遍布于一台65米高起重机上,从而得出完整数据。
研究有两项主要发现:首先,仅有少数蝙蝠品种在涡轮机叶片的旋转区域(距地面50-100米空中)活动;其次,在风速超过5.4米/秒时,蝙蝠-这些冬季依然活跃的夜行性动物-在危险区(海拔65米以下高度)的飞行活动频率就会下降。
“因此,风力涡旋器这一很简单的夜间操作就能够显著降低蝙蝠的死伤风险,” 研究项目(英)外部链接负责人Raphaël Arlettaz表示。
科研团队强调,这一措施的可操作性很强,尤其是因此造成的电能生产损失微乎其微。因为当风速低于5米/秒时,风力发电机的产电量很小。
如果此项措施得以实施,最大的获益者将是宽耳犬吻蝠(Tadarida teniotis)。这类蝙蝠为了觅食,飞翔“高远”。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