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头鹿的胃中发现的塑料废弃物包括手套、细绳等。
Amt für Jagd und Fischerei
在瑞士东南部的阿罗萨(Arosa),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在一头被杀死的鹿胃中发现了六公斤塑料废弃物。
此内容发布于
格劳宾登州狩猎和渔业管理局在12月17日(多语)外部链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头鹿因其行为成为安全隐患后被杀死。
它被堆肥、鸟箱和其他食物吸引到了阿罗萨(Arosa)和朗维斯(Langwies)村庄。
尸检中在这头鹿的胃里发现了六公斤塑料废弃物,包括塑料手套、细绳、鸟食网等。管理局表示,其中一些物品在动物体内已经存在多年,这头鹿比其他同龄鹿的体重要轻。
众所周知,在第一场降雪后,格劳宾登州的野生动物会过马路并进入村庄和人类居住区寻找食物。但这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因为它们也可能摄入塑料和其他废弃物,无法将这些废弃物消化和排出体外。
此外,鹿失去了本能的羞怯,不再遇到人类就逃走。格劳宾登州政府提醒公众,州法律禁止主动和被动地为野生动物提供喂食。
相关内容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2年健康调查的结果揭示了两性健康差距:55%的女性和44%的男性长期忍受着至少一种慢性疾病。同时,52%的瑞士男性有超重问题(包括肥胖症),该比例在女性中为34%。
更多阅览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相关内容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开始对传统性别角色提出质疑。而公众对同性伴侣抚养孩子的接受度在十年内上升了25个百分点。
更多阅览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相关内容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圣莫里茨(St Moritz)是瑞士顶级豪宅的所在地,每平米起价约43’000瑞郎(约合人民币37万元/平米)。
更多阅览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相关内容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近期的一项调查中,约80%的受访者赞成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推行社交媒体禁令。
更多阅览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相关内容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此内容发布于
伯尔尼州警方破获重大人口贩卖团伙案。5人被控诱骗100余名中国女性到瑞士充当性工作者进行剥削。该案件将于近期提交法庭审理。
更多阅览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相关内容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此内容发布于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在卢塞恩市中心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停靠的旅游大巴减少了三分之二。据相关部门表示,这是4月1日开始征收旅游大巴停车税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多阅览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相关内容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此内容发布于
据一项研究显示,对瑞士职场人来说,工作氛围比薪水更重要。不过,不同年代的雇员眼中的标准优先级也不同。
更多阅览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相关内容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瑞士,周五是最受青睐的新生儿出生日,而周日最不受欢迎。
更多阅览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相关内容
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瑞士议会新进展
此内容发布于
5月7日,瑞士国民院在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问题上取得进展,并提出一项折中方案以应对联邦税收损失。
更多阅览 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瑞士议会新进展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的土拨鼠令人爱恨交加
此内容发布于
游客喜欢土拨鼠和它们特有的报警口哨声。土拨鼠被认为是瑞士最受欢迎的旅游摄影题材之一。在策尔马特,有一个所谓的土…
更多阅览 瑞士的土拨鼠令人爱恨交加
相关内容
鼬鼠当选2018瑞士年度动物
此内容发布于
2018瑞士年度动物究竟花落谁家?瑞士环保组织“善待自然”(Pro Natura)将这一殊荣归于短尾黄鼠狼-或被称为鼬鼠或貂(白鼬)名下。
更多阅览 鼬鼠当选2018瑞士年度动物
相关内容
环保议题,瑞士贡献几何?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近期连日创纪录高温,清楚地展现了让人始料未及的极端天气事件(英)给野生动物、景观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瑞士究竟是否已不遗余力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保护与我们人类休戚相关的生存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更多阅览 环保议题,瑞士贡献几何?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