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体:瑞士腕表“眯眯眼”广告引轩然大波,斯沃琪集团致歉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斯沃琪在中国因一则涉嫌种族歧视的广告而激怒了其最重要的市场-中国,令其在中国市场的逆境雪上加霜;美国一直强烈抗议中国的网络攻击。如今,北京开始反击;中国军舰撞了中国海警巡逻船-怎么回事?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广告灾难:“斯沃琪首席执行官海耶克现在应该承担责任”
瑞士免费通勤小报《20分钟报》(20 Minuten)8月19日发布题为《中国广告灾难:“斯沃琪首席执行官海耶克现在应该承担责任”》的文章,报道了斯沃琪(Swatch)在中国因一则涉嫌种族歧视的广告而激怒了“其最重要的市场-中国”的事件。
在相关广告中,一位亚洲模特用手提拉外眼角,显出眯眯眼的样子,被中国人认为带有种族歧视的意味。斯沃琪新闻办公室表示,公司对斯沃琪Essentials系列产品图片中模特形象问题十分重视。“我们正在极其谨慎地处理此事,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删除了所有相关材料。我们深表歉意。”
据营销专家Felix Murbach分析,相关广告背后没有任何意图,而只是粗心大意。“像这样的跨国公司通常拥有创意团队,他们自以为广告主题很酷,但却没有充分融入当地规范或文化。”
“像斯沃琪这样的公司不应该出这种错误,在品牌传播中,重要的是效果,而不是意图。”
Felix Murbach,营销专家Felix Murbach
《苏黎世高原/乌斯特日报》(Zürcher Oberländer/Anzeiger von Uster)的相关文章将此事件同H&M、耐克和阿迪达斯2021年因公开批评新疆涉嫌侵犯人权而遭到大规模抵制的先例联系起来,认为“这是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因认为全球品牌涉嫌文化侮辱或侵犯国家利益而发起的一系列抵制行动之一”。
Murbach在接受《20分钟》报采访时表示,挽救形象将是当前一项重大挑战。“斯沃琪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克·海耶克应该站出来表达歉意。这事关重大,公关的陈词滥调根本不够。”
《一瞥报》 (Blick)在相关报道(德)外部链接中强调,斯沃琪极其依赖中国市场。但其销售额却在过去六个月里急剧下滑。 “眯眯眼”广告的惨败令其在中国市场的逆境雪上加霜。(20分钟外部链接/德)

美国一直强烈抗议中国的网络攻击。如今,北京开始反击。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日前发布了一篇关于“美中公开指责对方网络攻击”的报道: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的网络攻击提出强烈抗议。如今,北京方面开始反击。
文章指出,美国通过网络行动对中方政府机构或军工企业进行间谍活动,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值令人关注的是,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公开此类攻击,且矛头直指美国。比如,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称,美国情报机构自2022年7月起入侵了中国一家重要军工企业的IT系统。
事实上,某国公开将网络攻击归咎于另一国家(即所谓的“公开归因”),这在全球范围内极为罕见。但美国一直是个例外。自2013年以来,美国一直公开谴责网络攻击的做法。比如,美国网络安全公司Mandiant就指责中国解放军61398部队应该对全球140起网络攻击负责。
对于政府机构而言,公开指控通常是一种政治手段。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对“公开归因”持谨慎态度,但这一情况最近有变:除了上述中国军工企业被攻击的案例外,中国政府还多次公开提到美国技术产品可能存在后门。文章还指出,中国的归因声明通常很少公布技术细节-这可能是为了不向美国透露具体哪些行动已被揭穿。
“北京通过对华盛顿的指控,构建了与‘中国产品不安全’这一美国叙事’相抗衡的‘中国叙事’”。
《新苏黎世报》
文章最后写道,公开归因还可能带来切实的结果:7月初,应美国要求,意大利当局逮捕了一名涉嫌自2020年起参与网络间谍活动的中国人。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美国公民身上。总之,美国和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冲突可能会进一步升级。(NZZ外部链接/德)

中国军舰撞了中国海警巡逻船-怎么回事?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发布题为《中国军舰撞上了中国海岸警卫队舰船-怎么回事?》的文章,就8月11日中国军舰“桂林号”在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黄岩岛,马尼拉与北京之间的南海争端在此地时有发生)与中国3104号海警船相撞的事件进行了报道。
“两艘较大的中国舰艇以这种速度和方式对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舰艇进行夹击,显然违反了安全航行规则。”
Kyle Parada,菲律宾海军前分析师
据文章介绍,自2012年以来,中国实际上控制了斯卡伯勒浅滩。“装备精良的中国海警经常骚扰菲律宾渔民、渔业管理局和海警的船只”。在8月11日的碰撞中,两艘中国船只原本试图夹击菲方护送渔民的海警船BRP苏鲁安号,结果撞上了彼此。中国海警 3104 号巡逻船的舰艏被严重撞毁,不清楚是否有人员伤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随后证实,与菲律宾发生海上冲突,但并未提及两艘中国船只相撞的事情。两艘中国军舰相撞,肯定会让中国海军高层大为光火。
“我怀疑,在这起事件中,一位过于激动的船长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超越了交战规则。”
Ray Powell, “海光基金会”(Sealight Foundation)负责人
文章写道,中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越来越频繁地在斯卡伯勒浅滩以及吕宋海峡开展行动,而这并非巧合:吕宋海峡位于菲律宾北部与台湾之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曾表示,菲律宾将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台湾冲突,而北京则称菲方在“玩火”和干涉内政。(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相关内容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相关内容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8月28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