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平均每位亟需“换心”的患者足足需要等待近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志愿者捐献的心脏。
© Keystone/Gaetan Bally
近日,瑞士联邦公共卫生局拨款350万瑞郎发起一项为期三年的公共宣传活动,以期提高民众对器官捐献的意愿及认可度。
此内容发布于
回溯去年,瑞士登记在册的器官捐献者人数创历史新高,放眼全国,平均每百万居民中就有18.6人进行了器官捐赠供体登记;而瑞士政府预期截至2021年该数字能攀升至22人。
根据联邦卫生局本周一(2月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大约80%的瑞士常住居民显然对器官捐赠持赞成态度,但其中只有极少数人会在家人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器官捐赠宣传活动家们纷纷提出警示,倘若某位逝者的家属不确定此人生前是否有明确意愿捐献个人器官,那么在他不幸离世之后,其家属或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去年10月,就在一项旨在推动器官捐赠的公民动议发起12个月之后,瑞士器官捐献与移植基金会(Swisstransplant foundation)所搭建的全国器官捐献者网上登记系统正式上线。
如果该动议在全国范围的投票中顺利通过,那么器官捐赠将会基于“假定同意”原则,也就是说,除非有人已事先做拒绝声明,否则所有人都被假定为同意在死后捐献器官。这将彻底改变目前的“自愿同意”(opt-in)政策,而现行的这一政策要求,器官移植必须获得器官捐献者明确的同意声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民主
不问一下就摘除器官-瑞士也将如此?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一项新的全民动议要求每个成年人在死后均被当做潜在的器官捐献者。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省事方法,说此话的正是两位在提契诺州大大提高了器官捐献数量的医生。他们认为针对较少的器官捐赠还有其他解决办法。
更多阅览 不问一下就摘除器官-瑞士也将如此?
相关内容
婚姻与育儿使瑞士性别薪资差距加剧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政府最新报告指出,已婚并都育有子女的男女之间的薪资差距,远大于单身男女之间的薪资差距。
更多阅览 婚姻与育儿使瑞士性别薪资差距加剧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最受欢迎的婴儿名:Emma和Noah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2024年新生男婴中最受欢迎的名字是Noah(诺亚),女婴中最受欢迎的则是Emma(艾玛)。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最受欢迎的婴儿名:Emma和Noah
相关内容
来瑞移民人数下降,服务业仍为主力吸纳
此内容发布于
移居瑞士的人数已出现下降。2025年上半年,净移民令瑞士的外国人口净增34’171人。联邦政府指出,这一数字比2024年同期减少了6792人。
更多阅览 来瑞移民人数下降,服务业仍为主力吸纳
相关内容
患者安全
瑞士药监局警告: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药品监督管理局(Swissmedic)近日发布警告,称部分减肥产品为假冒、误导性或未经授权产品,可能含有未申报的有害物质,质量低劣或剂量不当,对健康构成威胁。
更多阅览 瑞士药监局警告:警惕危险的减肥产品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团体“守护星期天联盟”(Alliance for Sunday)呼吁,不应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牺牲星期天。他们引用伯尔尼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周日工作有损人们的福祉,女性受影响尤为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相关内容
第13个月养老遗属保险”改革:瑞士养老金预计出现赤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选民去年投票通过了为退休人员提供额外年度养老金(第一支柱)的方案。“第13个月养老遗属保险”发放在即,瑞士联邦委员会也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更多阅览 第13个月养老遗属保险”改革:瑞士养老金预计出现赤字
相关内容
《福布斯》报道:罗杰·费德勒正式成为亿万富豪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称,瑞士网球传奇罗杰·费德勒身家已破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
更多阅览 《福布斯》报道:罗杰·费德勒正式成为亿万富豪
相关内容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和美国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传感器,可根据汗液中的分子成分测量人体的生物年龄。
更多阅览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与工作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科技集团百度将在苏黎世设立办事处,启动其在欧洲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更多阅览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谁能最先得到捐献器官?
此内容发布于
由于瑞士实行“生前选择器官捐献”(‘opt-in’)规则,医生很难获知患者是否同意捐献其器官。与之相反的规则是假定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器官捐献者,这也是目前欧洲常见的规则。伦理学家对这种假定持反对态度。伦理上的观点与医疗决策时的严酷现实,这二者之间能否互相调和呢?
更多阅览 谁能最先得到捐献器官?
相关内容
器官移植率因地区而异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西部和南部的17家医院正在实行一项《拉丁器官捐赠计划》(PLDO),为了更好地了解该计划,瑞士电视台采访了…
更多阅览 器官移植率因地区而异
相关内容
瑞士对器官捐献的需求达到历史最高峰
此内容发布于
法国从2017年元旦起引入“预设默许”器官捐献新法,而瑞士仍然需要捐献者或其亲属明确表示同意,才能捐献器官。但瑞士国内对器官的需求已达到历史新高。
更多阅览 瑞士对器官捐献的需求达到历史最高峰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