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体:中国外长说了实话:俄罗斯绝不能输!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理由是这不符合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台湾民众开始为中国入侵台湾的战争做准备,台湾军队防御训练也让许多人感到不安;中国正陷入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工业扩张引发的价格战危机。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中国外长说了实话:俄罗斯绝不能输!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近日以此为题进行了报道:在一次闭门外交会谈中,中国外长王毅向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亚·卡拉斯(Kaja Kallas)坦率表态: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失败。理由是-若俄罗斯战败,美国将会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亚洲,这不符合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
这一表态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在俄乌战争中“中立”的外交姿态。
“欧洲现在面临诸多挑战,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些挑战都不是来自中国。”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卡拉斯在会前就已直言不讳地指出,中欧关系在安全领域“日益紧张”。她批评中国企业为俄罗斯战争武器提供关键零部件,并指责中国政府实施网络攻击、干涉民主和从事不公平贸易。她强调,这个一边助长战争,一边寻求与欧洲深化关系的矛盾必须得到解决。
跨地区重要德语报刊《每日导报》外部链接(Tages-Anzeiger)评论称,中国在欧盟“口头上宣扬和平,实则从战争中获益”。
中欧关系的紧张不仅体现在地缘政治上,也蔓延至贸易领域。欧盟即将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理由是中国政府的补贴扭曲了市场竞争。作为回应,中国宣布对欧洲白兰地征收高额关税,这令欧盟措手不及。欧盟委员会称此举“毫无根据且自相矛盾”。
欧洲是乌克兰最重要的支持者,不仅提供武器,还接收难民并实施了17轮对俄制裁。王毅的表态无疑加剧了中欧之间的战略裂痕,也为即将召开的中欧峰会蒙上阴影。(NZZ外部链接/德)

台湾为应对与中国的紧急状态做准备
瑞士公共服务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网站于7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台湾民众开始为中国入侵台湾的战争做准备的报道。
手电筒、小刀、地图、急救包、可长期储存的食品…… 一位台北居民在私人组织的民防课程中展示了自己的紧急避难包。“近年来,民防和急救课程在台湾越来越受欢迎……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设了军事战略课程。”
“军事演习越频繁,我们的订单就越多…… 台湾人喜欢未雨绸缪,对发生概率较低的情况也要做好准备。”
Bonnie,台湾宜兰一家紧急避难包制造企业的业务经理
自赖清德当选台湾总统后,中国军队曾多次模拟入侵台湾。尽管双方剑拔弩张,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局势即将升级。然而,台湾军队目前正在进行的防御训练让许多人感到不安。
SRF的文章写道,“根据战略逻辑,台湾准备得越充分,其对中国的威慑力就越大。因此,台湾海峡的军事演习应继续进行,紧急避难包永远也不应被用上。”
据瑞士法语区权威报纸《时报》(Le Temps)报道,台湾军队正在进行历史上首次“以击退2027年前可能发生的中国攻击”为目的的军事演习。该报引用专家分析:2027 年对中共政权来说颇具象征性意义,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习近平的第四个任期。
《时报》另外指出,只有一半的人对军队保护国家的能力有信心。美国的支持被许多人视为在与中国发生冲突时保护国家的必要条件。然而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摇摆加深了台湾人对美国支持的不信任。(SRF外部链接/德)

中国的价格战已达到危险的程度
7月7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报道,中国正陷入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工业扩张引发的价格战危机。习近平长期推动“高质量发展”,鼓励在电动车、太阳能和电池等未来产业中扩大产能。然而,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增长,纷纷提供补贴,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结果是价格暴跌、利润缩水。
2025年5月,中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9.1%,生产者价格下降3.3%,消费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下滑,通缩压力加剧。
尤其在电动车行业,价格战尤为激烈。比亚迪将部分车型价格下调至8000美元以下,经销商利润被严重压缩。政府已紧急召集主要车企高层,要求停止恶性竞争,并推动行业整合。尽管比亚迪仍有微利,但大多数企业亏损严重,破产潮隐现。
“汽车行业的恒大或已出现。”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瑞士电视台SRF在《ECO Talk》外部链接节目中评论:中国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市场碎片化,效率低下,进一步放大了结构性问题。《金融时报》外部链接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美欧贸易壁垒,出口受阻,内需疲软加剧了价格战。
中国政府正试图踩刹车,遏制“无序价格竞争”,但地方政府与中央之间的利益冲突使政策执行面临挑战。若无法有效干预,企业倒闭与失业潮将引发社会不稳,对中国政权构成威胁。(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7月24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