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歐洲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不能相信中國

歐盟在中國眼中並非戰略夥伴,而是美中博弈的棋子。
歐盟在中國眼中並非戰略夥伴,而是美中博弈的棋子。 KEYSTONE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中歐建交50週年中國主導召集峰會,口頭上強調“互利合作”,但中歐關係正處於歷史低谷;習近平在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的“未露面”引發健康問題猜測,有傳言他或許中風;台灣總統賴清德遭遇挫折,罷免24名立委的嘗試失敗。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本文為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新聞與觀點整理摘要。想知道瑞士媒體都在關注中國哪些議題?點擊這裡訂閱電子報,快速掌握最新報導重點,一目了然!

訂閱我們每週的《瑞士媒體裡的中國》電子報(Newsletter),不會過錯過瑞士對中國事件的解讀,讓自己在做決策時多一個維度的考量。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歐洲什麼時候才能意識到,不能相信中國

7月23日瑞士跨地區的重要德文日報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 對中歐峰會進行了報道,文中說:在中歐建交50週年之際,中國主導召集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卻拒絕赴歐,而是邀請歐洲領導人訪華,展現出其主導姿態。儘管中國口頭上強調“互利合作”,但現實中,中歐關係正處於歷史低谷,可能進一步惡化。

中國外交政策日益強調“新秩序”與“全球南方”,但這都是些空洞概念,實際上服務於中國的地緣政治野心。歐盟在中國眼中並非戰略夥伴,而是美中博弈的棋子。中國外長王毅曾在布魯塞爾明確表示,對結束烏克蘭戰爭並無興趣,因為這場戰爭牽制了美國的注意力,有利於中國。

在與歐洲的交往中,中國顯然沒有把歐盟當作一個地緣政治參與者。

每日導報》

中國採取“分而治之”的經濟手段影響歐盟內部團結。而中國在感到自己強大時,其外交行為也更具攻擊性。儘管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危機,仍需依賴歐洲市場,但中國對歐盟的信任極為有限。中歐關係的核心問題在於:中國頻繁濫用信任,但歐盟卻遲遲未能形成統一因應策略。

瑞士電視台SRF外部链接在針對中歐峰會的報導中指出,儘管中歐關係緊張,但雙方仍高度依賴彼此。歐盟在峰會上對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發出警告,尤其是針對電動車和稀土供應問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強調,貿易必須公平,不能由國家補貼扭曲市場。儘管峰會原計劃持續兩天,最終卻縮短為數小時,且未達成實質成果,反而顯示出雙方在核心問題上的嚴重分歧。 ( 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德)

一系列政治經濟跡象表明,習近平的影響力正在逐步變弱。
一系列政治經濟跡象表明,習近平的影響力正在逐步變弱。 KEYSTONE

習近平近期沒露面,傳言或中風

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於7月25日報道:自2023年習近平連任第三個任期以來,儘管表面上看起來權力穩固,但一系列政治與經濟跡象表明,他的影響力正在逐步變弱。中國共產黨內部的權力結構極為不透明,外界只能透過象徵性跡象、媒體措詞和人事安排來揣測高層動態。

2022年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公開羞辱前任胡錦濤,標誌著他對黨內改革派的徹底清洗。然而,過去幾週,胡錦濤及其政治盟友如胡春華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黨媒也罕見地重提“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等胡錦濤時代的治國理念,被視為對習近平個人集權路線的間接批評。

同時,習近平在軍隊內部也進行“清洗”,並撤換了多位親信將領。分析認為,這既可能是為了清除潛在接班人崛起;也可能反映他對黨內忠誠度的焦慮。此外,習近平在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初的“未露面”引發健康問題猜測,有傳言他或許中風,儘管官方報道他在此期間與多國領導人通話,但未能完全平息外界疑慮。

法國歷史政治哲學家法國政治哲學家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曾說過:任何無所不能的權威都是危險的,上帝的權威除外。

新蘇黎世報《NZZ》

更能引發想像的是,2025年5月24日落成的“共產主義革命紀念館”並未以其父親習仲勳命名,顯示其家族威信也正在被淡化。經濟層面,中國正面對房地產危機、青年失業率高企與外資撤離等多重挑戰。習近平的強硬政策也引發了自198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浪潮,進一步削弱了他的威望。

儘管如此,目前尚無確切證據顯示習近平即將下台。他目前在對美貿易博弈中取得一定成果,也仍掌握軍隊與宣傳系統。但在一個注重穩定的體制中,任何失誤都可能帶來改變。習近平的權力雖未動搖,但他的地位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驗。 ( NZZ外部链接/德)

台灣選民否決了對24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
台灣選民否決了對24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 Copyright 2025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賴清德總統遭遇挫折: 台灣罷免24名立委的嘗試失敗

瑞士德語新聞報《一瞥報》(Blick)7月26日以《賴清德總統遭遇挫折: 台灣罷免24名立委的嘗試失敗》為題,對台灣針對24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的投票結果進行了報道。

國民黨是台灣立法院的多數黨,該黨被民進黨指責親中,對台灣安全構成威脅。但是台灣選民否決了對24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這對總統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造成了重大打擊。這一結果對民進黨掌控立法院的希望更是雪上加霜。」文章寫道。賴清德總統呼籲「接受這些結果」並「團結一致向前邁進」。

極端黨派化的時代不會很快結束……中國應該對選舉結果感到高興。

宋文棣,政治分析家

文章介紹到,8月23日,台灣還將就另外7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進行公投。 「民進黨需要至少罷免12名國民黨立委才能獲得臨時立法院控制權。」瑞士網路資訊平台bluewin.ch外部链接在相關文章中引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政治學家Dafydd Fell的觀點指出,即使一些國民黨立委被罷免,民進黨仍然難以掌控立法院,因為其他國民黨政客可能在接下來的補選中重獲席位。

台灣人厭倦了自我毀滅的政治內鬥和清洗。

James Yifan Chen,淡江大學政治分析家

國民黨譴責這些罷免公投是總統所屬政黨為奪取立法院控制權所採取的行動。國立台北大學政治學家劉嘉薇認為,這次選舉已成為民進黨和國民黨之間的“意識形態對決”。而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則強調,罷免公投結果「不應被狹義理解為政黨之間的勝負之爭」。

Bluewin.ch的文章也提到,台灣負責處理大陸事務的最高政治機構表示,有“確鑿證據”顯示北京試圖“干涉”這次選舉進程。 ( Blick.ch外部链接/法)

参与调查

我们希望您能配合我们完成一份关于《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每周短讯的调查,与我们分享您的想法。

您的反馈将用于改进我们的内容。只需5分钟。调查均可匿名进行。

回答调查问卷外部链接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中小企业难觅员工,“员工议价能力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员工议价能力增强与缺勤率上升使这一难题愈发棘手。

更多阅览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相关内容
在瑞士,储蓄账户几乎难以赚到利息。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相关内容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iannis Mavris

您如何看待自己所在大洲的未来?

有些大洲似乎承载着未来的希望-它们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但现实情况究竟如何?

4
4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8月7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