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面对经济压力,媒体处境岌岌可危。
面对经济压力,媒体处境岌岌可危。 Keystone-SDA

瑞士媒体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但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中仍保持了第9名。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新闻自由从未像今年这样受到威胁,”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在周五(5月2日)发布的新闻稿中写道。这是该非政府组织首次将全球新闻自由状况描述为“困难”。

相关内容
Credit Suisse logo daubed with red paint

相关内容

瑞士银行保密法与言论自由的冲突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法律,记者发布瑞信银行客户泄露数据,可面临最高五年监禁。对刑事制裁的恐惧使瑞士媒体无法参与“瑞士秘密”项目调查。这不禁让人对瑞士的言论自由提出质疑。

更多阅览 瑞士银行保密法与言论自由的冲突

在该组织评估的180个国家中,近90%(共160个)的媒体已无法实现长期的财务稳定。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国家中,媒体甚至被迫关闭。

美国情况的恶化程度尤为严重,在本年度排名中仅位列第57位。瑞士则与去年一样,保持了第9名。尽管经济压力也波及瑞士媒体,但其新闻自由状况仍被评为“相当良好”。

2025年,无国界记者组织首次将全球新闻自由状况评为“困难”,这是该指数自发布以来的最低等级。在评估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超过一半被归类为“新闻自由状况不佳”,全球平均得分降至55分,创历史新低。经济压力被视为新闻自由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瑞士在今年的新闻自由指数中排名第9,仍位居全球前列。尽管媒体行业面临广告收入下降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瑞士媒体环境总体上仍被认为是安全和受保护的。然而,该组织指出,瑞士媒体也受到经济压力的影响,需警惕其对新闻自由的潜在威胁。

中国在2025年新闻自由指数中排名第178位,仅高于朝鲜和厄立特里亚。该组织指出,中国是全球关押记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新闻工作者面临严厉的审查和打压。政府对媒体的严格控制,使得独立报道和言论自由受到严重限制。

信息来源:《新闻自由指数》报告外部链接全球深度报道网报道外部链接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一只吉娃娃引导瑞士救援队找到困在萨斯费(Saas-Fee)滑雪度假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相关内容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此内容发布于 7月4日,一只吉娃娃协助救出了它在费冰川(Fee Glacier)上被困的主人。它向救援队发出信号,指引救援人员找到掉入冰川裂缝中的男子。

更多阅览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ABB在中国推出三款新型机器人系列,进一步扩展业务。

相关内容

ABB拓展在华机器人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4月,ABB集团表示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并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100%分拆。与此同时,ABB于近日宣布拓展在华业务,引进三款新型机器人系列,用于电子、消费品工业、制造业等高速发展的领域。

更多阅览 ABB拓展在华机器人业务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