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中國強化稀土出口管制,全球貿易緊張或將加劇

中國政府近日宣布進一步收緊對稀土及其相關技術的出口控制。
中國政府近日宣布進一步收緊對稀土及其相關技術的出口控制。 Keystone-SDA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有關中國的報導。①中國政府近日宣布進一步收緊對稀土及其相關技術的出口控制,外界視此為中國在全球貿易博弈中「秀肌肉」的訊號。 ②10月10日,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瑞士提契諾州會面。 ③在新加坡中央商務區,來自中國的科技公司和投資者正迅速紮根。

本文為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新聞與觀點整理摘要。想知道瑞士媒體都在關注中國哪些議題?點擊這裡訂閱電子報,快速掌握最新報導重點,一目了然!

訂閱我們每週的《瑞士媒體裡的中國》電子報(Newsletter),不會過錯過瑞士對中國事件的解讀,讓自己在做決策時多一個維度的考量。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全球產業鏈承壓

瑞士公共服務機構-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於10月10日報導,中國政府近日宣布進一步收緊對稀土及其相關技術的出口控制,措施範圍首次延伸至境外產品與專業知識的使用。這一系列新規被外界視為中國在全球貿易博弈中「秀肌肉」的訊號。

稀土是製造電動車、馬達、航太設備及軍事技術的關鍵原料。中國不僅擁有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稀土儲量,更主導提煉加工製程。自2023年4月起,中國已對部分稀土實施出口許可制度。此次新規則進一步要求,凡涉及中國稀土的境外產品出口,亦需獲得中國政府批准。

部分外國組織曾將中國稀土用於軍事用途,構成潛在威脅。 」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

更具爭議的是,中國也將對稀土領域的專業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今後,中國公民若希望在境外使用其在稀土提煉、加工或設備維護方面的知識,必須事先獲得許可。這項規定被認為將顯著增加其他國家建立獨立稀土產業鏈的難度。

歐洲企業已感受到壓力。中國歐盟商會警告稱,稀土供應延遲可能導致歐洲部分製造業停產。尤其在電動車和高端機械領域,替代供應鏈尚未成熟。

中國政府則將此舉解釋為國家安全考量。

瑞士媒體《Watson》外部链接在一篇評論中指出,中國近期對稀土出口和技術的管控「明顯借鑒了美國的做法」,並稱此舉「將全球供應鏈政治化」。文章認為,中國此舉不僅是對歐美製裁的回應,也意在鞏固其在關鍵原物料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歐盟近期對中國鋼鐵產品加徵關稅,美國則持續限制半導體設備出口。中國的反制措施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 SRF外部链接/德)

10月10日,瑞中兩國外長在瑞士提契諾州會面。
10月10日,瑞中兩國外長在瑞士提契諾州會面。 Pool / Keystone / Ti-Press / Elia Bianchi

瑞士外交部長卡西斯接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瑞士首家街頭新聞報《一瞥報》(Blick)及多家瑞士媒體10月10日就瑞士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當日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瑞士提契諾州的會面進行了報導。

兩國外長此次在貝林佐納的會晤在瑞中第四輪戰略對話的框架內進行,他們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高度評價了瑞中自2013年自由貿易協定達成後取得的成果。兩國外長另外重申了對多邊主義的承諾,表示當前的挑戰只有透過合作與對話才能克服。

卡西斯表示,相互尊重和高品質的雙邊關係證明了瑞中兩國友誼的牢固性。王毅指出,面對日益猖獗的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中國願與瑞士共同努力,共同回應集團間的恐嚇和對抗政策。同時,王毅也特別宣布了進一步便利赴華旅行以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的措施。

《一瞥包》評論指出,中國外交部長在聲明中強調的重點與瑞士外長略有不同。王毅表示,在兩國關係史上,兩國始終尊重不干涉內政的原則。關於台灣問題,他表示讚賞瑞士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文章補充道,瑞士對中國政府在藏族和維吾爾族少數民族問題上的做法持批評態度,這屢屢導致瑞士和中國的緊張關係。 ( Blick外部链接/德)

新加坡正成為中國富豪、科技創業家和資本的理想落腳點。 Keystone-SDA
新加坡正成為中國富豪、科技創業家和資本的理想落腳點。 Keystone-SDA

新加坡成中國富豪與科技公司的避風港

10月7日,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報道,在新加坡中央商務區,來自中國的科技公司和投資者正迅速紮根。Bytedance、騰訊等企業的招牌高掛在摩天大樓上,街頭巷尾傳來標準國語的交談聲。這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的城市國家,正成為中國富豪、科技創業家和資本的理想落腳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已有超過70萬中國大陸人士居住在新加坡,較四年前幾乎翻倍。同時,約9,000家中國公司在當地註冊,其中多數來自科技領域。希音(Shein)、抖音(Tiktok)等知名企業已將總部或區域樞紐設在新加坡,以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並吸引國際投資。

「在新加坡做生意非常容易。新加坡的商業環境非常有利,是企業的起飛平台。」

朱立文,前中國總理朱鎔基之子,在《財新》主辦的新加坡論壇上的發言

新加坡的吸引力不僅在於其華人文化背景和中文環境,更在於其穩定的法律體系、低稅率和對家族辦公室的開放政策。儘管2023年爆發的洗錢醜聞促使當局加強審查,但新加坡仍是許多中國富豪和企業的首選。

除了科技公司,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中國新創公司也在新加坡尋找資金與合作夥伴。同時,一些企業被認為借助新加坡身分繞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引發外界關注。

儘管監管趨嚴,中國資本對新加坡的興趣仍未減弱。但也有跡象顯示,一部分資金正轉向杜拜等新興金融中心,尋找下一個「安全港」。 ( NZZ外部链接/德)

外部内容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週

瑞士廣播電視集團(SRG SSR)的隱私權政策提供了有關資料處理的附加資訊。 

注册后,您将收到我们欢迎系列的时事通讯,以及每年最多6次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的更新和背景信息。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口比例较去年上升了1.1%。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瑞士具有移民背景人口比例略有上升

此内容发布于 截至2024年,瑞士15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中,约41%具有移民背景,约合300万人。瑞士联邦统计局10月9日公布了这一数据。

更多阅览 瑞士具有移民背景人口比例略有上升
相关内容
瑞士多数餐饮企业会按比例分配小费。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60%的顾客在餐馆会给小费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最新调研,瑞士有逾六成的餐馆顾客通常或总是会给小费。调研还发现,半数以上的餐馆会按照一定比例在服务人员和厨房员工之间分配小费。

更多阅览 瑞士60%的顾客在餐馆会给小费
相关内容
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11位。

相关内容

教育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蝉联欧洲大陆最佳大学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周四(10月9日)公布的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继续稳居欧洲大陆最佳大学的位置。

更多阅览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蝉联欧洲大陆最佳大学
相关内容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iannis Mavris

美国推出的新贸易规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

您认为美国关税政策会对您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请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30
28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0月23日星期四发布。

致以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