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私人银行财富管理规模达3.4万亿瑞郎

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在其年度调查中分析了71家瑞士私人信贷机构,并得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2024年,瑞士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4万亿瑞郎(约合人民币30.54万亿元)。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得益于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去年,瑞士私人银行资产规模增长了史无前例的14%。
毕马威公司在日前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净新增资金也为增长做出了贡献,尽管金额相对较小,为72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6’466亿元)。中型信贷机构是吸纳客户新增资金的主要力量。
毕马威瑞士公司研究部负责人、银行业专家Christian Hintermann指出:“合并重组后的瑞银集团聘请了客户顾问,不过对新资金注入影响非常有限。”
瑞士私人银行收益从上一年的205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841亿元)增至214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922亿元),主要得益于更高的佣金及交易收入。利息收益方面,则减少了约10%,到46亿瑞郎(约合人民币413亿元)。银行税后利润从2023年的近31亿瑞郎(约合人民币278亿元)增至超过4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359亿元)。
员工成本增加
运营支出总体增加超过5亿瑞郎(约合人民币45亿元),达到约153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375亿元),主要原因是占到运营支出三分之二的员工成本的上升。根据毕马威公司的数据,瑞士私人银行相当于全职岗位的员工人数首度超过4万名。
成本增加,加之利息收入下降,成本收入比从中位数74.3%小幅上升至75.5%。近三分之二的银行在2024年的成本收入比均高于上年。小规模机构尤其受到影响。
尽管如此,得益于活跃的金融市场,该指标仍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然而,随着利率进一步下调,以及市场环境趋紧,这一情况在2025年可能有所改变。
Hintermann补充说:“鉴于单一的利率环境优势已经消失,且瑞士央行已将基础利率下调至零,银行必须更多关注其核心收费业务,并为未来的发展早做打算。”
在研究期间,毕马威公司与圣加伦大学合作,对活跃在瑞士境内的71家私人银行进行了调研。
宏观经济增长方面,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3月下调2025年GDP增速至1.4%,展望2026年为1.6%,前提是不会爆发更严重的贸易战。然而,受全球贸易紧张拖累,6月,政府将2025年预期修正为1.3%,并下调2026年至1.2%。结合经合组织(OECD)及欧盟等机构预测,瑞士经济增长将维持在1.3%–1.5%的区间内,略低于1.7%–1.8%的长期趋势。
货币政策与利率方面,2025年6月,瑞士央行将政策利率从0.25%降至0%。央行表态未来将密切关注通胀与全球经济状况,可能重复引入负利率及加强外汇干预。

相关内容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