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冰川崩塌,瑞士布拉滕村大面积遭掩埋

2025年5月2 日,Blatten冰川崩塌的瞬间。
2025年5月2 日,Blatten冰川崩塌的瞬间。 SRF

本周三下午(5月28日),一场冰川的巨大崩塌,将瓦莱州勒奇谷(Lötschental)布拉滕村(Blatten)的大部分地区掩埋在冰、泥和碎石之下。多栋房屋被摧毁,所幸无人受伤。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周三下午约15:30,位于滑坡区域下方、存在崩塌风险的伯希冰川(Birch Glacier)大面积断裂,整个冰体一瞬间坍塌。这场冰川崩塌引发了里氏3.1级的地震。

社交媒体及瑞士德语区公共广播公司SRF发布了冰川的崩塌的视频,大量碎片以惊人的速度涌向山谷,同时伴随着腾起的滚滚尘雾。

早在周三上午,瓦莱州当局就已宣布勒奇谷进入“特殊状况”。有关部门在一份新闻稿中解释,这一举措是为了“能够在必要时尽快反应,动员多支大规模应急力量(州属控制单位、民防组织,甚至军队)”。

Blatten村位置
Blatten村位置 SRF

活动加剧

从周二晚间至周三清晨,冰川活动明显增强。

勒奇谷地区应急小组成员费尔南多·莱纳(Fernando Lehner)向瑞士新闻通讯社Keystone-SDA证实,周三凌晨4:00左右发生了一次重大崩塌,“与周二傍晚18:00左右的冰川坍塌规模相似”。这两次坍塌中,冰、岩石与积雪混合的碎片都未波及布拉滕村,而是滑落至雪崩防护栏处被阻截。

冰川滑坡后的现场
冰川滑坡后的现场 SRF

周二晚间,崩落的碎片停在距离最外围民宅仅400米之处。周三上午则有部分碎片达到了隆扎河(Lonza)河道。

因冰川又有大块区域断裂,周三下午对这则消息做了更新。

相关内容
瑞士瓦莱州布拉滕山村(Blatten)的卫星图像,2025年5月28日,该山村被岩石、冰块和其他碎石掩埋。

相关内容

瑞士历史上最致命的地质滑坡事件

此内容发布于 5月12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瑞士的布里恩茨村。由于面临山体滑坡风险,这里的村民被紧急疏散。下文记录了瑞士历史上最严重的几次地质滑坡灾害。

更多阅览 瑞士历史上最致命的地质滑坡事件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在瑞士,储蓄账户几乎难以赚到利息。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一到月底,钱包见底。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