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野猫重返瑞士境内的一些地区。
Keystone / Ronald Wittek
欧洲野猫被瑞士自然保护组织Pro Natura定为2020年的“年度动物”,而瑞士渔业协会则将类似殊荣颁给了鲑鱼。
此内容发布于
Pro Natura(多语)外部链接今年选定野猫反映出这种几近灭绝动物物种的“起死回生”,如今它们已在瑞士西北地区汝拉山脉(Jura)的森林里找到一小片立足之地。有关人员希望这种夜行动物能够分散到瑞士中部和阿尔卑斯山麓丘陵一带。
自然保护者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分析野猫留下的毛来追踪它们的数量-喜欢独居的野猫惯于用自己的毛来标记地盘,通常一只野猫会占据数平方公里。
而瑞士渔业协会(多语)外部链接则希望人们意识到鲑鱼数量的衰减。鲑鱼曾是瑞士各水道里的常见鱼种,可现在垂钓者纷纷通报,说这种斑点鱼类数量的减少令人担心。
专家普遍认为众多因素造成了鲑鱼总数的下滑:河流被人改道移作他用,污水、杀虫剂与化肥等污染日增,气候变化令水温升高、水道干涸,以及鸬鹚等食鱼禽类的威胁,等等。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外交事务
旅居国外的瑞士鲑鱼“游子”,被拒“入境”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正如试图重返瑞士的鲑鱼惊觉自己被法国发电站赫然拦住了去路、最终只得滞留在瑞法边境附近一样,现如今,法国阻断了“水族移民”在欧洲境内的自由迁移之路。
更多阅览 旅居国外的瑞士鲑鱼“游子”,被拒“入境”瑞士
相关内容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和美国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传感器,可根据汗液中的分子成分测量人体的生物年龄。
更多阅览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与工作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科技集团百度将在苏黎世设立办事处,启动其在欧洲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更多阅览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Swiss robots to deliver Just Eat Takeaway meals.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此内容发布于
一对外交官夫妇的17岁女儿虽然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瑞士,但并无资格获得居留许可。瑞士联邦行政法院已驳回了这名年轻女子的上诉。
更多阅览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相关内容
全球贸易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让鲑鱼重返莱茵河
此内容发布于
现在,莱茵河已经得到清理,鲑鱼产卵区也已被建立起来。除法国外,大多数莱茵河沿岸各国都已经在自己境内的发电站周围…
更多阅览 让鲑鱼重返莱茵河
相关内容
瑞士猫儿当狗养、狗儿当人养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户外常有猫儿四处走动,它们走路的模样威风凛凛,散发着野性,活生生像只小老虎。这儿少有流浪猫,它们大都是…
更多阅览 瑞士猫儿当狗养、狗儿当人养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