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真的能带来和平吗?

战争、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战,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风云变幻,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个趋势,专制国家的数量在增加,而民主国家的数量在减少。瑞士不仅是一个和平的民主国家,还在宪法中规定,为全世界的民主以及安定的“共同生活”而努力。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对于瑞士来说民主与和平是紧密相连的一对孪生体,瑞士外交部一个“和平与人权”部门,专门负责民主促进工作。
1945年之后,国际上似乎达成了一种共识:民主能带来和平。的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家之间冲突的数量减少了,民主国家的数量增加了。
2024年,全世界专制国家的数量又一次超过了民主国家,而崇尚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自由民主体制反倒成为一种稀有物。现在全球只有9 亿人生活在自由民主国家;而72% 的世界人口则生活在独裁统治下。这是自1978年以来的最高数字。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还在缩减在海外推广民主的力度。
这是否与世界各地存在的诸多冲突有关?
政治学家卡里娜·莫罗斯(Karina Mross)告诉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民主能带来和平与繁荣。然而中国的例子却令人对此产生了怀疑。中国尝试推出自己的民主形式。几年前,中国提出独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主”理论。专制国家也会在国际组织中,时常展现自己与西方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和繁荣模式。
那么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民主是否至少能保障和平?
民主国家与民主国家之间更和平
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就提出了”民主和平”的概念。如今,政治学家们正在用实践和各种其他方法对这个概念进行检验。
政治学家、圣加仑大学助理教授汉娜·斯密特(Hannah Smidt)在”2025年阿劳民主日”上说:因为民众要承担战争的后果,所以按照民主和平的理论,民主国家一般会反对战争。由于民主国家的决策者是通过选举获得民众支持而当选的,所以他们不能违背民众的意愿行事,就这一点来看,民主的确显得更加和平。
另外受到科学论点佐证的一点是,民主国家在对待其他民主国家,比对待非民主国家更为和平,在此可以理解为,这是民主和平的理论起了作用,但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还有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之所以能够和平共处,更多地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存在贸易关系或共同属于一个国际组织。那么,”民主对和平真的有意义吗?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汉娜·斯密特说。
然而这样的争论之所以不绝于耳,也是因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虽然国家之间战争的数量有所下降,内战的数量却在增加,尽管那段时期民主国家的数量在增长。
“中间政权更不稳定”
德国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所研究员卡里娜·莫罗斯(Karina Mross)说:”最新研究发现,民主国家往往比专制国家更加和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觉得”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一样稳定,而介于民主和专制之间的中间政权反倒更不稳定”。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专制国家的情况也会有所变化。”叙利亚就是一个例子,在阿萨德王朝统治数十年后,叙利亚爆发了内战。在专制国家,反对派在某一时刻进行武力反抗的可能性要高得多,”莫罗斯说。
“一些经验证明”,专制国家形成的初期阶段出现暴力危机的风险更大,莫罗斯说,”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问:如果在民主化进程中存在爆发内战的风险,那么是否还应该继续促进民主?”
在尼泊尔、布隆迪和利比里亚的实地调查
莫罗斯在她的论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她说:”研究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如果在某个国家内部发动民主的活动人士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那么这种支持将会掷地有声,有助于实现长期和平。
她比较了内战后民主化的发展情况,并在尼泊尔、布隆迪和利比里亚进行了实地调查。虽然这些国家如今并非都是民主国家,但显然来自外部的支持可以减轻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她说:”就算在内战之后,外部支持也能协助该国的和平民主化进程。”
然而莫罗斯却并不认为,来自外界的民主促进是件好事。她说:”这里需要一个当地的行动者。从外部促进民主很难”。这里需要一种”内动力”,一种来自一个国家内部的动力。之后,国际支持才能发挥作用。
美国:将促进民主与地缘政治混合操作
一个国家的海外促进民主工作常常因为交织了外政策和外交关系的利益而受到批评,”美国就将促进民主与地缘政治利益挂钩,尤其是在某些地区更为明显,这无疑是对促进民主工作的合法性和中立性的一种挑战。
然而,美国做出的努力在许多地方,产生了长期、有效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手握大量的资源并拥有施加外交压力的能力。”就利比里亚而言,可以说,在一个国家自身机制尚不够强大,无法阻止专制倾向出现时,来自外部的压力能起到一定作用,”莫罗斯说。
对这位专家来说,关键在于: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是要以促进民主为主,还是要顾及经济或其他利益?倘若这时民主被置于次要地位,那么 “促进民主这项工作的信任度和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莫罗斯认为,但如果”外交行为能真正以促进民主为首要目的”,那么外交手段与促进民主紧密相扣,则具有积极意义。这一点她从瑞士驻尼泊尔的办事处就看到了,自2006年内战结束以来,瑞士一直支持尼泊尔的和平进程并帮助他们设立稳定的民主体制。
阅读我们的文章,了解瑞士如何、在哪些国家、以哪些目标在国外促进民主:

相关内容
美国退场、国际秩序动摇:瑞士如何继续守护民主?
专制化会带来更多冲突?
纵观当前全球出现的专制化趋势,会发现许多国家现在处于混合状态或拥有一个混合政权。莫罗斯将其称为”中间政权”,在过去的80年里这些国家原本是专制国家,现在却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有所开放。而当前还出现了另一种新的”中间政权”:这些国家曾经是民主国家,现在成为竞争性专制或非自由民主国家,处于专制与民主之间的一种状态。
而这股专制化浪潮是否会增加相关国家发生内战的风险,目前还不得而知。莫罗斯和她的团队目前正在探讨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冲突的数量目前处于极高水平;另一方面:现在出现了许多专制国家和正在专制化的国家。这两者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连带关系,但也不一定存在这种关系。”
因此他们要进一步深入调查。”许多论点都表明,冲突的数量会更多。但这取决于”专制政权”的镇压机构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压制住不稳定动向”。
曾经出力促进民主的国家目前自己正在经历民主的衰落,这又会带来什么影响,目前也尚不明了。同时,国际组织也正在经历缓慢而根本的变革。例如,与十年前相比,现在联合国维和组织接到的支持民主化的项目越来越少-尽管斯密特的研究表明,这种促进民主的工作深具意义。
促进民主的工作之所以越来越少,很可能是因为国际组织中的权力杠杆正在向专制国家倾斜。
(编辑:Giannis Mavris,编译自德文:杨煦冬/dh)

相关内容
瑞士与斡旋:中立有助于和平吗?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