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关税措施生效 经济学家忧冲击美国经济

(法新社华盛顿7日电) 美国今天提高对数十个经济体的关税,此举大幅增加川普总统致力重塑全球贸易的风险。经济学家示警,这些措施长远来看恐加剧通膨,拖累经济成长。
随着川普上周签署的行政命令正式生效,美国对贸易伙伴的关税自原来的10%调高到15%至41%不等。
包括欧洲联盟、日本和韩国等经济体,许多商品即使与华府达成协议以避免更高税率,现在仍要面临15%的关税。
但印度等国的关税则为25%,3周后还将加倍;至于叙利亚、缅甸与寮国,关税则高达40%或41%。
午夜刚过,川普即在自家社群媒体真实社群(Truth Social)发文表示:「午夜了!!!数十亿美元的关税目前正涌入美国!」
但这些较高关税并不适用于特定产业的进口品项,例如钢铁、汽车、药品和晶片,这些商品将另行徵税。
川普昨天表示,他计划对半导体徵收100%关税。台湾当局则指出,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在美国设厂,因此可以豁免。
即便如此,企业与产业组织警告,新关税将严重损害美国较小型企业。经济学家示警,这些关税长远来看可能会让通膨加速恶化,拖累经济成长。
随着各国关税水准尘埃落定,至少目前如此,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教授布希(Marc Busch)预计,美国企业将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今天生效的关税,也让近期与川普达成协议的伙伴仍有挥之不去的疑问。
例如,日本和美国似乎在关税协议的关键细节存在分歧,例如何时降低日本汽车进口关税。
与此同时,欧盟继续争取将重要的葡萄酒产业剔除在关税清单之外。
川普昨天同时另辟新战线,将对印度商品的关税翻倍至50%,理由是印度仍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新增的25%关税将在3周后生效。
川普下令对印度加徵关税,还威胁要对其它「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进行惩罚。俄罗斯石油是莫斯科在乌克兰战争中的主要收入来源。
美国今天也把多项巴西商品关税从10%大幅调高至50%,但是豁免包括柳橙汁与民航客机在内的品项,外界认为已减缓巴西受打击力道。
不过,巴西咖啡、牛肉和糖等关键商品仍受冲击。
川普大规模加徵关税的众多措施,因动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而面临法律挑战,案件最终可能会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