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6日周日晚间悼念仪式上讲话的人包括以色列大使Ifat Reshef。
Keystone-SDA
上周日(10月6日),200多人在伯尔尼的犹太会堂共同悼念一年前哈马斯袭击的受害者。悼念讲话提到,10月7日的恐怖袭击不仅给以色列社会,也给世界各地的犹太群体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此内容发布于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瑞士犹太社团联合会(SIG)主席Ralph Friedländer表示,自恐怖袭击发生以来,以色列国内民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瑞士的犹太人来说,生活也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反犹主义已大规模抬头。Friedländer讲到:“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也不得不在学校和大学里,为了一场与他们毫无关系的战争替自己辩护。”这是不可接受的。
犹太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反犹主义浪潮。他补充说,许多当地媒体对以色列的描述显然助长了这种局面。
Friedländer指出,还很糟糕的是,众多示威活动对行凶者表达同情,反而缺乏对恐怖袭击进行谴责的意愿。这使得对话变得极为困难。
“反犹主义毫无道理”
代表瑞士政府出席仪式的国务秘书Alexandre Fasel透露,当中东陷入战火时,反犹主义正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他说,地缘政治层面发生的事情是一回事,但反犹行为却是另一回事。
瑞士犹太人也在遭受暴力、攻击、威胁和侮辱,这是毫无道理的,他补充说:“2024年还让我们的犹太同胞感到不安全,这完全不可接受。”
Fasel表示,瑞士将继续为中东的和平未来做出努力,并补充说,需要一个实现两国方案的政治进程。这是实现可持续和平的唯一基础。
“为生存而战”
10月7日袭击已过去一年,“但此后我们每天都在重温这场噩梦”,以色列大使Ifat Reshef唏嘘道。以色列社会仍在恢复和愈合,同时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和生存而战,她补充说。
Reshef尖锐地批评了所有选择“姑息极端分子、无视以色列自卫权”的人。她表示,以色列决心去做一切必要之事,以重建失去的安全感。
“她在哪里?”
一名被绑架年轻女性的亲属讲述了其家人每天遭受的痛苦-“她在哪里?她现在情况如何?她还活着吗?”这名亲属透露,最后一次有人见到那名女孩活着已是去年11月的事。她问道:“可现在呢?”
这名女士指出,这个世界往往更关心绑架者,而不是人质。对她来说,除了保持希望外别无选择。
悼念活动在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下举行。据Keystone-SDA新闻通讯社记者报道,犹太会堂附近保持了平静。
相关内容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此内容发布于
在数字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异国他乡的亲人实时交流。但你知道吗?恰恰是这样的便利阻断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
更多阅览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相关内容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此内容发布于
伊韦尔东市、洛桑和沃韦等三座沃州城市一直受到毒品交易的不良影响。为此,沃韦市议会于年初提出给火车站区域安装摄像头,对违法犯罪进行打击,可当地居民并不认同。
更多阅览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相关内容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网上,瑞士账户是令人羡慕的IP地址。那在瑞士境内,这个IP在哪里呢?五年一度的调查显示,格劳宾登州的居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压力小、睡眠足,是名副其实的幸福地。
更多阅览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相关内容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密度提升为城市中心建新公寓创造了空间。然而,拆除旧建筑,兴建新公寓,租户需要搬离时,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更多阅览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S最新发布的全球高校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稳坐欧洲境内最佳高校的位置。与去年相比,榜单中另外9所瑞士大学的排名有升有降。
更多阅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相关内容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军事科学院(ACAMIL)和安全研究中心(CSS)联合发布的《安全2025》(Security 2025)调研发现,瑞士民众支持义务兵役制度,并倾向于加强与北约的纽带。
更多阅览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或几乎总是”处于压力之下。而在30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已达40%。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相关内容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此内容发布于
研究人员正在瑞士国家公园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他们希望了解鹿、狐狸等动物在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都会做些什么。
更多阅览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相关内容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此内容发布于
刚刚过去的5月,瑞士通胀水平达到四年来最低的-0.1%,加之瑞郎的坚挺,瑞士可能回归负利率时代。
更多阅览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反犹太主义在瑞士
每每面临危机,总有许多人倾向于拿反犹太主义当成解释一切动荡矛盾的万能公式-长达数世纪以来莫不如是。而从反犹太主义刻板印象的萌发到深刻反思,瑞士则有更长的历史可可以追溯。
更多阅览 反犹太主义在瑞士
相关内容
对犹太人的仇视情绪来自中世纪的欧洲
此内容发布于
新冠病毒大流行病又一次证实,几乎所有阴谋论都将矛头指向犹太人,仿佛他们总是与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不好的事脱不开干系。追溯这种说法的起源还是要从中世纪的欧洲说起。
更多阅览 对犹太人的仇视情绪来自中世纪的欧洲
相关内容
2023年瑞士反犹事件数量激增
此内容发布于
自2023年10月7日以哈马斯为首的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对以色列南部发动袭击后,发生在瑞士的反犹事件出现了显著增加。
更多阅览 2023年瑞士反犹事件数量激增
相关内容
直到今天,瑞士依然存在反犹太主义思潮?
此内容发布于
反犹太主义在瑞士社会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在左翼政党中也是如此。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几位活跃或曾经活跃在左翼圈子里的瑞士犹太人、历史学家和活动家,询问他们怎样应对身边的反犹太主义。
更多阅览 直到今天,瑞士依然存在反犹太主义思潮?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