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台湾打击数字虚假信息

通过分析图片,可以证明新华社的这张照片是合成的,因为前景和背景的分辨率不同。
通过分析图片,可以证明新华社的这张照片是合成的,因为前景和背景的分辨率不同。 swissinfo.ch

台湾公民在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打击了虚假信息和假新闻。但在参与直接民主的建设时,却遇到来自政界的阻碍,在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 对台北访问期间感受到了这一点。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战士,手拿双筒望远镜监视着台湾岛东海岸的航运交通,”在这张2022年夏天被全世界多家媒体发表的新闻照片图注中这样写道。

一些媒体错误地将图片出处写成了美联社(AP),其实美联社是从原作者–新华社那里援引的图片,并注明了来源。

几天后,美联社宣布:“我们从这张照片上看不出任何问题,但我们也无法对其进行验证,因为它不是我们拍摄的。”

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表这张照片时,正是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结束对台湾访问的时候。

合成照片

而实际上,“这是一张合成照片,”邱家宜说。她是台湾事实核查中心(Taiwan Fact Checking Center)的负责人,这个6年前由媒体人员成立的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职责是揭露假信息。

台湾事实核查中心负责人邱家宜与瑞士资讯对话。在背景中,您可以看到美联社关于假造图片的报道节选。
台湾事实核查中心负责人邱家宜接受瑞士资讯采访。在背景中,您可以看到美联社关于假造图片的报道节选。 swissinfo.ch

在那里,几十名记者对来自台湾的媒体报道和第三方平台上发布的帖子以及他们收到的用户举报进行核查,如果发现虚假信息,会马上向官方和媒体机构发出警报。

新华社的那张图片就被他们找到了破绽,”利用图像和光线角度分析,我们能够毫无疑问地确认,这张台湾东海岸附近的中国海军士兵的照片是伪造的,“邱家宜强调说。

与台湾相比,瑞士对虚假信息的认知和所做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苏黎世大学公众与社会研究中心的一份新报告,“虚假信息(尚未)在瑞士造成任何重大问题。然而,最近的事态发展显示,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联邦统计局在2023年秋季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瑞士民众对虚假信息问题的防备意识在过去两年中有所提高。

不过,根据国际经验(包括台湾的经验),公众与社会研究所建议政府对一份综合措施目录的实用性进行检验,其中包括“欧洲法规的影响”、“透明度要求”和“自动账户的标题目要求”,即所谓的机器人自动推送信息,这种自动推送方式在台湾已经非常常见。

台湾事实核查中心只是台湾处理数字空间中广泛存在的虚假信息的几十个专业组织之一,这些机构非常忙碌,根据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的全球民主研究网络的一项对比调查显示,台湾目前是”受外国虚假信息影响最严重的国家“。

相关内容
Lachende Frauen und taiwanesische Flaggen.

相关内容

为什么台湾对世界如此重要?

此内容发布于 台湾选举举世瞩目,这倒并不是因为台湾的这一民主进程有什么特别,而更多的是因为中国表现出的不友好态度。面对中国的施压,台湾的未来被认为是地缘政治的决定性因素。

更多阅览 为什么台湾对世界如此重要?

究其原因,可以找到历史和地缘政治的渊源:中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一直坚称台湾属于中国。

此外还有经济原因,台湾是全世界第16大贸易中心,苏黎世汉学家西蒙娜·格拉诺(Simona Grano)在年初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说:”台湾位于全球供应链和海上贸易路线的中心”。在这个意义上,台湾也与中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竞选期间的大量伪造视频

近几个月来,虚假信息的涌现再次变得非常明显: 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Taiwan AI Labs)创始人杜奕瑾说,在1月份的总统和议会选举以及4月份台湾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地震时,岛上“几乎被社交媒体上的自动小程序和所谓的深度伪造视频所淹没。”

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人兼负责人Ethan Tu在一次演讲中介绍了社交媒体中与近期总统选举有关的机器人使用情况。
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人兼负责人杜奕瑾在一次演讲中介绍了社交媒体中与近期总统选举有关的机器人使用情况。 swissinfo.ch

这位前微软和ChatGPT开发人员说,他和他的团队“发现并上告了数百个自动账户和数千个被伪造的视频”。

4月3日上午,台湾东部发生了7.4级地震。这是自1999年秋季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当时的7.7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破坏和数千人死亡。而这次地震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造成的破坏要小得多,这主要归功于更加严格的建筑法规和逐渐扩大的数字预警系统。此次地震共造成13人死亡。

然而,正如台湾事实核查中心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的,这场自然灾害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其目的是“破坏对当局和救援人员的信任”。这些虚假报道也出现在传统媒体上,其中包括一段经过加工的台湾标志性岩石被毁的视频,视频中还添加了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地震的图像。

该中心还分析出,针对国内外民众虚假信息有所区别,“在台湾,公众很快就能看穿所有显而易见的虚假报道”。作为地震后的一项特别服务,该中心制作了一张图片验证图,用于检查已发布的震区照片的真实性。

根据杜奕瑾的说法,台湾人工智能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对这些账户发出的帖子的内容进行了分组。结果显示:“这些帖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国家媒体的思想,强调中国军队的实力”。因此杜奕瑾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些人工智能操纵的帖子进行仔细分析,“相反,揭露虚假信息的严重地步才更为重要”。

台湾在打击虚假信息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根据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关于民主与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最新年度报告,台湾在全球137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相关内容
Der Bildschirm eines Handys mit diversen Social Media-Apps.

相关内容

瑞士人为什么不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防范假新闻方面比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做得要好。这是因为瑞士有一个良好的系统还是因为瑞士的国民更谨慎?再或者是那些网络大队对瑞士没那么大兴趣?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更多阅览 瑞士人为什么不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干扰?

瑞士可以从台湾学到什么

苏黎世大学公众与社会研究中心(Fög)副主任大卫·沃格勒(David Vogler)表示:“我们可以从台湾学到很多东西。他是最新公布的”数字化公共领域的虚假信息治理“研究报告的共同编辑。

丹尼尔·沃格勒,苏黎世大学公众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虚假信息治理”新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
丹尼尔·沃格勒,苏黎世大学公众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虚假信息治理”新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 swissinfo.ch

尽管欧洲和美国越来越多地考虑和采用对某些媒体和社交平台的限制和禁令,但台湾至今仍尽量有意不采用此类措施:”在瑞士,我们也对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案》(DAS)等针对重要互联网平台的监管法规持谨慎态度。

该法规规定,网络平台必须对用户传播的信息负责。沃格勒强调说:“每个国家和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特性,在处理数字媒体时应该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沃格勒认为,瑞士受虚假信息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公众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还是在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可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 “独立的虚假信息监测中心”。

唐凤未兑现的承诺

近年来,唐凤在应对数字挑战的“民主”方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2016年以来,唐凤先是担任“不管部长”(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意为没有部门的部长);从2022年起担任数字部长,用她自己的话说,不是为台北政府工作,而是与台北政府一起工作。她认为自己是政府和民间社会之间的纽带。

今年1月当选的赖清德总统领导的新政府上台后,唐凤的”共治时间”也于 5 月底结束。

年初的选举清晰地表明了台湾在重要的官方决策过程中如何喜欢使用模拟选举方法:近2000万台湾选民中的每一位只能在8小时之内在其所在市镇的指定投票站的投票。傍晚时分,每张填好的选票都会被高高举起并逐一宣布。这让感兴趣的公众有机会核实每一张选票。甚至在最后一张选票清点完毕之前,主要政党的重要候选人就已经互相祝贺了。这就是21世纪 “Ilha Formosa”(美丽的岛屿,葡萄牙船员曾对台湾的称呼)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虽然让公民参与打击虚假信息的行动取得了成功,但唐凤和前任总统蔡英文政府的第二个“民主承诺”却未能兑现。

苏彦图教授告诉瑞士资讯:“长期承诺的公民数字参政至今并未实现。苏教授是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研究员,他认为政府对公民参与的态度”至少可以说是自相矛盾的“。2018 年,议会通过了一项影响深远的直接民主民权改革。

苏彦图律师认为,政府承诺的更多公民参与并未落实。
苏彦图律师认为,政府承诺的更多公民参与并未落实。 swissinfo.ch

公民参与方面的退步

游知澔是台湾信息环境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
游知澔是台湾信息环境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 swissinfo.ch

改革包括为动议和全民投票引入电子签名收集系统。苏彦图律师说:”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进展。相反:议会最近设置了新的障碍,对公民的主动参与予以进一步限制,苏彦图认为政治决策者目前对改变这种状况“兴趣不大”。现在的重点是防御外部威胁。

因此,台湾的数字参与目前是比较被动的,非政府组织台湾信息环境研究中心(IORG)联合负责人游知澔说:“我们社会对于来之不易民主自由的捍卫,要感谢我们过去专制的统治及现在的中国政府。”该组织是打击虚假信息和媒体教育之间的一个接口。

游知澔说:“我们是一个年轻的民主社会,在当前紧张的全球形势下,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维护自由的责任。”

(编辑:Mark Livingston,编译自德文:杨煦冬/gj)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布鲁诺·考夫曼

你怎样对待身边的假新闻?

你所在的国家有哪些打击假新闻的措施?在遇到假新闻或虚假信息时,你怎么识别,并会怎么做?

11
31 留言
查看讨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