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为什么巧克力越来越贵? 

近几个月来,可可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巧克力生产成本。
近几个月来,可可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巧克力生产成本。 KEYSTONE

很快又到复活节了,欧洲和北美爱吃甜食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巧克力。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仅在英国,就将售出数千万枚牛奶巧克力蛋。但今年的价格预计会比以往更高,而这与市场上现有的通胀压力关系不大。 

相反,是近几个月来可可价格的持续上涨推高了成本。可可豆的价格已升至历史新高,纽约可可期货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一倍多。本周二,伦敦可可期货价格创下每吨5’827英镑(人民币53’404元)的历史新高。去年同期,可可期货价格为每吨1’968英镑。 

外部内容
FT

价格之所以上涨,部分原因在于供应紧张。科特迪瓦和加纳共生产了全球约三分之二的可可豆,当地的恶劣天气影响了作物产量。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每三到五年出现一次的海温现象,去年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先是给该地区带来了反常的大雨,随后又出现了干热天气。根据国际可可组织周四发布的预测,全球可可产量比去年减少了11%。 

分析师警告称,巧克力制造商和品牌商将把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可可分析师保罗·朱尔斯(Paul Joules)指出,如果这些公司尚未这样做,那么它们将通过缩小巧克力棒的尺寸和提高价格来控制损失。他表示,纯巧克力棒也有可能被水果和坚果巧克力棒或其他巧克力含量较低的替代品取代。 

相关内容
cocoa cartel

相关内容

西非可可卡特尔能否涅槃重生?

此内容发布于 受新冠疫情影响,加纳和科特迪瓦旨在提高可可豆价格的动议无疾而终。如今,这两个国家尝试夺回失地,帮助数百万农户摆脱贫困。

更多阅览 西非可可卡特尔能否涅槃重生?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是暂时现象。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可可价格上涨,市场投机者也通过大量购入期货进一步推高了价格,但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才是可可生产承压的根本原因。从气候变化到长期投资不足,这些问题不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得到解决。 

可持续巧克力品牌东尼寂寞巧克力(Tony’s Chocolonely)的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拉蒙特(Douglas Lamont)表示,这种模式必须改变,“否则事态只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产量会越来越低。”这家公司向农民支付的价格要高于基础农产交货价格,其中包括了能够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额外溢价。 

对于伊西富·伊萨卡(Issifu Issaka)这样的可可种植农来说,眼看着可可市价大涨,让他感到匪夷所思。周一纽约可可期货价格为每吨6’648美元。伊萨卡说,销售每吨可可他能得到1’700美元。 

产量减少 

过去几年来,面对不断上升的种植成本、恶劣天气和病虫害,他位于加纳西北部比比亚尼·安维阿索·贝奎(Bibiani Anhwiaso Bekwai)的11英亩土地产量不断下降。他说:“如果不采取措施,在未来五年里,这个世界第二大可可生产国的产量将会减半。 

多年来可可产量巨大,尤其是邻国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占全球供应量的近一半,这使得可可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这对西方消费者而言或许是个好消息,但在可可产地,这却意味着手头拮据的农民无法对可可种植园进行必要的投资。 

相关内容
cocoa

相关内容

西非国家希望从欧洲巧克力厂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此内容发布于 虽然种植和出口可可豆是科特迪瓦的支柱产业,但它的利润率低且波动性大。为此,科特迪瓦政府正在实施一项战略,旨在增强该国的可可加工业,提高产品利润率,稳定产品市场规模,从而在整个巧克力产业中分得更大的一杯羹。

更多阅览 西非国家希望从欧洲巧克力厂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自21世纪初以来,大多数农民都没有种植过新树,也无力支付化肥或杀虫剂的费用。随着树龄增长,可可树产量会越来越低,也更容易受到疾病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过去一年里,这两种情况都出现了。由蚧壳虫传播的肿枝病毒已遍布该地区的可可种植园。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把树连根拔起。此外,去年夏季暴雨造成环境潮湿,导致黑荚病(一种使可可豆腐烂的真菌感染)在该地区蔓延。 

特维弗·阿蒂·莫尔卡瓦(Twifo Atti-Morkwa)地区阿马克罗姆村(Nuamakrom)的村长纳纳·阿罗菲·科拉姆(Nana Arofi Koram)说:“这些树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科拉姆拥有3’000英亩的可可种植园,大部分由佃农耕作。 

有些树是他祖父和父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拥有这片土地时种下的。他说,即使最年轻的树也有30年树龄了。 

潮湿天气过后,炎热干燥接踵而至,这给敏感的可可树带来了其他问题。科拉姆表示:“可可树面临环境压力,叶子枯黄。”他进一步解释说,这导致产量下降。 

相关内容
A cocoa pod, a chocolate and a bag of money

相关内容

不起眼的可可豆怎样变成巧克力和钱

此内容发布于 从可可豆一步步变身巧克力,这一工业的供应链错综复杂,中间包含了许多参与者。处于供应链最底端的人获得的收益最少,而大头则被最顶端的人拿走。其实不一定非这样不可。

更多阅览 不起眼的可可豆怎样变成巧克力和钱

他将这一切归咎于气候变化。科拉姆说:“现在连非雨季时节也会降雨。旱季比以前更热。” 

他指出,新的种子品种更能适应这些变化,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可可农民缺乏资金去适应这些变化。科拉姆还表示,许多加纳的年轻农民正放弃种植可可树,转而种植木薯等更容易种植的作物。 

国家保护 

科特迪瓦和加纳政府已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免受可可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 

科特迪瓦国有的咖啡与可可理事会(CCC)和加纳可可委员会(又称Cocobod)根据上一季度的平均价格制定当季价格,并于2019年模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了一个可可出口卡特尔。它引入了“生活收入差额”(Living Income Differential),这是一种为农场交货价格设置的溢价,即每吨可可售价比期货价格高出400美元。 

该溢价的设计者之一、科特迪瓦和加纳可可联盟所属倡议的负责人亚历克斯·阿桑沃(Alex Assanvo)表示,目前的供应紧张是不公平的低价造成的,这证明“我们建立一个保护农民和农场交货价格不受当前投机市场影响的体系是完全正确的举措”。 

相关内容
据悉,一座“现代化”山峰会取代马特洪峰的图案。不过,山脊侧面隐约可见的伯尔尼熊的剪影仍会保留。

相关内容

瑞士马特洪峰将从三角巧克力外包装上消失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著名的三角巧克力(Toblerone)将转到国外生产。为此,有时被戏称为“三角峰”(Toblerone mountain)的瑞士地标性山峰马特洪峰,也将不复出现在该巧克力的外包装上。

更多阅览 瑞士马特洪峰将从三角巧克力外包装上消失

然而,尽管价格控制措施旨在保护可可农民免遭价格低迷的最坏影响,但种植者和业内人士表示,这同样也阻碍了农民从市场价格上涨中获益。 

卓越可可(Cacao of Excellence)项目经理朱利安·西蒙尼斯(Julien Simonis)说,在厄瓜多尔等自由市场经营的可可农民知道自己的产品能卖到什么价格。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利用价格上涨为增产投资提供资金。卓越可可项目致力于可可生产行业的部分去商品化。 

他说,加纳和科特迪瓦的农民却受到束缚。科特迪瓦将在四月份为数量较小的季中作物制定新的价格,农民将能从中获得一些好处,但农民无法获得当前市场价格水平对应的收益,托巧克力公司的拉蒙特说。“中间环节有许多人在赚取巨额利润。” 

在伊萨卡看来,价格的设定过程并不透明,而且很少能看到农民得到回报。按理说,农民的交货价应该相当于市场价格的70%,但他表示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农场交货价格较低的理由是,政府承担了杀虫剂和新树苗的费用。伊萨卡说,但实际上这些承诺并不总是能兑现。 

低价的影响范围不仅限于农业。可可产量增加导致森林砍伐加剧,尤其是在科特迪瓦,自1960年以来,该国的森林面积减少了约85%。 

欧盟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新规定将于今年年底生效,禁止在欧盟内销售在毁林土地上种植的可可和其他商品。 

相关内容

不断增长的需求 

与此同时,全世界巧克力需求在与日俱增。近几十年来,可可的需求量翻了一倍,造成了巨大的供给缺口。根据国际可可组织的预测,今年的可可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37万吨。 

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可持续经营解决方案公司(Sustainability Solutions)总经理尼科·德本汉姆(Nicko Debenham)说:只有当供给缺口改变了库消比(即全球库存与总消费量之比)时,供给缺口才具有实质性意义,关键要看能否推动库消比的变化。” 

德本汉姆还表示,现在库消比是31.4%,这“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促使商业公司开始提前大量采购,从而推动了价格上涨。德本汉姆曾是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百乐嘉利宝公司(Barry Callebaut)的可持续经营负责人。 

他说,小公司将很难跟上步伐。“开展同样的业务,你需要的资金是之前的两倍。” 

即便大型企业也感受到了压力。百乐嘉利宝公司上周宣布计划裁员18%。好时公司(Hershey)在公布2023年四季度利润同比下降11.5%之后,也宣布计划裁员5%。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种状况为行业变革提供了机遇。拉蒙特说,现在是“行业[承诺向农民支付更高价格]的绝佳时机,因为[消费者]价格已经上涨”。然而,他担心,当可可价格最终下跌时,这些公司只会将利润据为己有。 

这样做的风险在于,未来巧克力将成为奢侈品,而西非的农民却难以维持生计。

英国《金融时报》版权所有 2024

(编译自英文:中文编辑部/xy)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