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西游记十级学者”是怎样炼成的

德文读者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来自于一本上世纪70年代由英文翻译成德语的缩译本:“书名却改成了《叛逆的猴子》。很明显,这是为了迎合60、70年代欧洲社会叛逆、豪放的社会风潮和嬉皮士运动,满足当时的欧洲人挑战主流价值观的愿望。” AKG

盘点中国四大名著,在本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西游记》,因其幽默狂放、讽刺荒诞、富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声名远播,成为海内外改编版本最多的中国经典小说。然而对身处欧洲腹地说德语的人而言,却始终与它无缘相见。一位在中国定居25年的瑞士女人,耗时16年,首次将其完整地翻译成德译本,以飨读者。

在10月下旬开幕的第68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一位金发碧眼高鼻梁的瑞士女人成为“中国名著代言人”。日前由德国雷可拉姆出版社(Reclam) 推出的首部德语版《西游记》,正是由她扶笔翻译,因此也有人将她戏称为“西游记十级学者”。她就是Eva Lüdi Kong,谐音中文名也透出几分童趣:林小发。

伴着瑞士初冬寒雨淅沥,林小发走进了一家伯尔尼老派人时常驻足的咖啡厅,笑颜中流露出好奇。环顾四周她感慨道:“离开瑞士太久,我都不认得这些地方了,”尽管满室萦绕着咖啡香,她还是按照在中国养成的习惯点了一壶茶。氤氲茶雾中,林小发聊起了她过往25年的中国“东游记”。

初识《西游记》

Eva的故乡坐落于劳力士、欧米茄、天梭等瑞士钟表业巨擎云集的比尔市(Biel)。上世纪70年代,尽管中瑞文化交流或商贸往来寥寥无几,比尔市却凭借蓬勃的钟表业成为中国商务代表团钟爱的探访之地。

一次偶然的机会,14岁的林小发头一次接触到中文象形文字,自此便着了迷。在那个没有学习中文的工具书和音像制品的年代,一本从书店淘来的汉德字典成了她唯一的教材。在林小发的生活圈里没人懂中文,同龄人都觉得她这个爱好有点怪,“不过对我来说就是在玩一种智力游戏”。

高中毕业,林小发进入苏黎世大学汉学系,开始系统接触东方文化。因课程包含留学中国一年,她便选择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书法,并随后留在了中国,深入体验中国的文化与日常生活,在杭州西湖边一住就是25载。

Eva Lüdi Kong 瑞士人,毕业于苏黎世大学汉学系,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现今从事中德文学翻译、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化传播等工作。 china-kulturvermittlung.de

德文读者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则来自于一本上世纪70年代由英文翻译成德语的缩译本:“书名却改成了《叛逆的猴子》。很明显,给孙悟空贴上这个标签,就是为了迎合60、70年代欧洲社会叛逆、豪放的社会风潮和嬉皮士运动,满足当时的欧洲人挑战主流价值观的愿望。整本书对原著进行了大量删减,情节内容仅有原版的四分之一,开篇就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块石、石里有只猴……”真正有深度、有意思的文化背景几乎丧失殆尽,这让林小发对这部世界名著深为惋惜。

在中国,林小发买到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西游证道书》,一读便爱不释手。在她看来,这个版本语言凝练,删掉了许多长篇累牍描述性的诗歌,却保留了所有带哲理的诗词更符合德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中国古典名著汗牛充栋,为什么单单对《西游记》情有独钟?林小发说:“《西游记》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就像一座金字塔。它有最简单的生动有趣的一面,所以很多人把它定义为‘儿童文学’,几乎所有中国人小时候都看过,就好比金字塔庞大的底部”;它也有高处不胜寒的一面,蕴含着深刻的人生观、宇宙观,至今林小发还能朗朗上口、一字不落地吟诵出开篇诗:“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读起来有很强的历史沧桑感,这种以大观小的视角蕴含着一种博大的世界观-而这恰恰是擅长描绘细节的西方文学所欠缺的。”林小发想借助翻译,让德语读者看到金字塔的顶端。

16年翻译就像取经

翻译《西游记》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林小发的预期,她略带调侃地把长达16年的案头翻译形容为向中国文化漫长的“取经”,为此她还特地在浙江大学中文系读了个硕士学位。

宗教、建筑、人物服饰、发型,一般读者大多看的是热闹,身为传达者的林小发却必须看得懂门道,然而即便是中文系教授,也没法解答她在翻译中遇到的所有疑难。

为了找到合适的专家释疑解惑,林小发阅读了大量关于西游记的学术文章,按图索骥,上门求教;为了弄清诗词中频频出现的中国宗教术语,她自费探访中国各地博物馆、寺庙和道观,寻找民间隐藏的“高手”。

对外国读者而言,《西游记》中最艰深晦涩的部分当属中国佛教和道教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也是大多数译者最头疼的问题,因此过去的英译本大多将佛教词汇直接用梵文原意代替。“比如中国人熟悉的‘心性’,德语读者没办法直接理解其中的佛教含义。所以我做了一些注解,尽量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时候也能接触到更深一层的内涵,从中体会这部作品博大精深的一面。”

十余年下来,林小发俨然成了“西游记十级学者”。在中国美院给学生开讲《西游记》时,甚至中国学生询问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我告诉他们:你去细读《西游记》的原版就会了解很多,”她笑言。

china-kulturvermittlung.de

中国文学为何在德语国家遭受冷遇

把《西游记》带到德语国家的过程并不顺利,“最初我联系过几家出版社,但它们都因为担心读者太少而婉言拒绝。”事实上,林小发也并不认为《西游记》在欧洲会成为畅销书:“我的目标读者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对东方哲学感兴趣的人。”

综观近年来瑞士书店里陈列的涉及中国题材的书籍,大多集中在孔孟老庄之道、中医养生以及周易风水等话题,中国本土文学作品在瑞士乃至整个欧洲仍然显得小众与边缘化。“无论是瑞士还是德国,只有一些练气功、太极拳或者对中医有兴趣的人才多多少少知道点《西游记》中关于修心养性、道家内丹的情节。”对于中国国家实力与文化输出强烈不对等的尴尬现状,林小发认为,症结之一就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过于“中国化”,仅仅聚焦于中国社会某个特定事件或稍纵即逝的社会现象,“除非一个外国人有强烈的了解中国的欲望,否则很难读得下去。”此外在林小发看来,中国文化推广的方式更追求形式,注重名人推荐和宣传,而欧洲人更看重内容,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好,自然会通过民间口耳相传来扩大影响。

中国文学推广之所以在瑞士阻力重重,原因还在于德语国家与其他地区相比,对政治隔阂、观念差异尤为敏感,很难接纳异己。“短短几年里那么多中国商品、商人涌进来,无论瑞士人有多么保守、多么不情愿,都很难完全避免与中国接触。我担心的是,到了我们必须接纳中国的时候瑞士人才忽然发现:我们对中国一无所知。” 林小发觉得,《西游记》里有东方哲学、中国宗教、人情往来,瑞士读者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了解中国的方式。

不仅如此,中国古典文学里所蕴含的豁达积极的思维方式,也让林小发充满向往:“瑞士人习惯于盯着一个细节不放,在中国人眼里这种‘匠人精神’也许是民族优点,但很多瑞士人也因此局限在条条框框里。”

瑞士故乡成他乡

在中国西湖畔居住了25年,林小发的普通话比绝大多数江南人更标准,听不出丝毫的洋腔洋调,言谈间诗句俚语已信手拈来。

今年秋天,为了儿子的学业,她决定举家迁回瑞士。然而离开故土多年,林小发的身上更多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显得与瑞士有些格格不入。

“瑞士社会设置了太多的条条框框,把人禁锢得很厉害。我觉得特别不自由,越是害怕犯规,就越容易犯规。”偶尔过马路偏离了斑马线,或者不小心碰着了人,旁人马上就会对林小发侧目、瘪着嘴连连摇头。面对眼前中国面孔的swissinfo.ch记者,林小发感慨地“吐槽”道。

但她的案头仍然有她热爱的翻译事业。如今,她正忙于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艺术哲学》翻译成德语,同时还应邀在巴塞尔大学孔子学院、沙夫豪森图书周、苏黎世等多地举办讲座,向瑞士人介绍中国文化、宗教、传统与现代的接轨,“我希望将来能更多地从事中德翻译,以及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工作。”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