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滑雪度假胜地的雪况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倘若气温升高2摄氏度,瑞士三分之一的滑雪场都势必将面临非常高的雪量不足风险。放眼欧洲全境,甚至一半以上的滑雪场都会深受缺雪影响。这是研究人员于近日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所刊登的预测结果。
这项由法国和奥地利的研究人员于本周一(8月28日)发表的研究结果,对欧洲28个国家共计2234个滑雪度假胜地的雪况进行了深入的审视考察。其中就涵盖了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203家、总面积达到144平方公里的滑雪场。
+ 瑞士滑雪度假胜地竭力应对“雪荒”和创纪录高温(英)
研究人员将“非常高的雪量不足风险”界定为每两年出现一次极少量降雪年。根据模拟估算结果,当气温升高至4摄氏度时,几乎所有的滑雪场都将面临极高的雪量不足风险。在瑞士,倘若没有人工造雪的辅助,那么99%的滑雪场都会陷入“无雪可滑”的窘境。
根据建模分析,如果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那么瑞士阿尔卑斯山区5%的滑雪场将会面临相对较高的缺雪风险。而在整个欧洲,置身于相同风险等级的滑雪胜地将多达32%。
人工造雪
根据研究人员分析,人工造雪能大幅降低“雪荒”风险。然而,人工造雪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便是在雪场的人工造雪覆盖率高达50%的情况下,倘若气温上升2摄氏度,整个欧洲境内依然会有27%的滑雪度假胜地摆脱不了极高的雪量不足风险;而当升温4摄氏度,届时面临缺雪风险的滑雪场占比将高达71%。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如果气温上升2摄氏度,5%的滑雪胜地将面临“非常高的雪量不足风险”;如果气温升高突破4摄氏度,则38%的滑雪胜地都将面临同等风险。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于2021年公布的数据,瑞士阿尔卑斯地区53%的滑雪道完全可以用人工造雪来覆盖。这也意味着在瑞士,50%的人工造雪覆盖率已接近现实。不过,正如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人造雪的生产过程,也加大了对水和电的需求,进而产生更多的温室气体。
虽然研究人员强调,围绕人工造雪的预测仅仅是基于简单的假设所得出的结论,其通过建模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并不具有权威性,但它们确实给相关利益攸关方提供了评估人工造雪影响的方法。尽管如此,此次研究依然为更好地权衡和考量气候变化给滑雪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提供了契机。
新闻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