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初以來,蘇黎世法醫研究所已累計查獲逾50批制假大麻,且涉案大麻數量極大。
Copyright 2019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數月以來,經瑞士警方查獲的摻雜了“中國進口”合成大麻素的假大麻數量顯著增加。這些經合成處理過的產品,有可能會致使吸食者心悸氣短、迅速喪失意識、引發癲癇或心肌梗塞,甚至導致死亡。
此内容发布于
我报道中国与台湾关系、中美关系、中瑞关系、中国及其政治结构、适应性发展和技术创新……我报道外交事务及其对瑞士和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作为前北京记者,我对中国及其政治结构、适应性发展和技术创新很感兴趣。我在中国和瑞士相继学习过新闻与传播学。自2015年加入瑞士资讯以来,我对国际事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重点关注中国与其他国家/集团的关系以及瑞士的立场。
Tages-Anzeiger/SRF, Ying Zhang
在接受瑞士紙媒《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採訪(德)外部链接時,Felix(化名)講述了他接觸大麻以來一段前所未有的糟糕經歷。
某週六下午,他和兩個朋友在蘇黎世Platzspitz公園分享吸食大麻。 “這種大麻看上去不錯,也挺好聞的。我猜測它可能是某一類特殊品種。”他猛吸了幾口,隨手遞給了朋友們。但他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勁,不得不跌坐下來緩一緩。他的朋友們也陸續出現了同樣的感覺。 “我們站不起來,就好像被封印、捆縛住了。”最終,他們成功站了起來,跌跌撞撞掙扎著走到了距離不遠處的中央火車站。 Felix的脈搏開始激烈加速,“我以為我會虛脫,然後被途經車輛碾倒。”兩個小時之後,他依然渾身發抖,直到當天深夜才慢慢恢復正常。
隨後經檢測證實:他們吸食的並非普通大麻,而是一種摻雜了合成大麻素的 “升級版”大麻。
警方假大麻緝獲量高得令人焦慮
經銷商們從中國將經化學合成並處理成粉末狀的大麻,以小包分裝的形式進口到瑞士。 “製作過程簡單如兒戲。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台在任何園藝店都能買到的那種噴霧器,”據蘇黎世法醫研究所(Forensischen Institut Zürich)的化學家Christian Bissig在接受SRF採訪(德)外部链接時介紹,製作者將粉末溶解成溶液,噴灑在大麻花朵表面。溶劑一旦蒸發,大麻素就會以細微到肉眼無法識別的薄膜形式附著在花朵表面。
“這種混合物,堪稱由各種合成物調製而成的’致命雞尾酒’,” Bissig表示:“我們都了解其中的原始物質,它們具有精神活性特性,所以能和大麻中富含的四氫大麻酚(THC)產生相似的陶醉效果。”但問題在於,由於噴灑難以做到溶劑在花朵表面均勻分佈,因此很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在吸食時因附著物質濃度過高而攝入過量。
自2020年初以來,蘇黎世法醫研究所已累計查獲逾50批制假大麻,且涉案大麻數量極大。期間在聖加侖州和蘇黎世地區,調查人員也分別查獲收繳了一批用於製假的簡易噴槍裝置和手動噴霧器。
誰在散佈和交易“升級版大麻”?
調查人員的懷疑目標是低濃度大麻(或稱“大麻二酚”,即CBD)生產商。
《瑞士聯邦毒品法》(多語)外部链接新法自2011年生效以來,出售四氫大麻酚含量低於1%的大麻在瑞士已經合法化。每個人都想投身到這個利潤豐厚的領域:自2016年瑞士第一家銷售低濃度大麻產品的商店開業以來,截至2019年底,瑞士低濃度大麻製造商已拓展到650家。
但與此同時,產品價格急劇下跌。回顧2016年,1公斤低濃度大麻的價格高達6500瑞郎;而到了2019年底,同樣分量卻滑落至1000瑞郎。
因此,摻假大麻成了生產商們為快速斂財而選擇的一種簡單且低風險的“致富之道”。法醫研究所為犯罪分子從制假中獲取的利潤算了一筆帳:在中國,1公斤純粹經合成處理的假大麻粉在黑市的流通價格為2500瑞郎;運到瑞士後,倘若操作得當,那麼這些粉末足以噴灑在2500公斤的大麻花朵表面,隨後便將其作為真大麻在黑市出售,這或許能給製造商帶來高達1000萬瑞郎的潛在利潤。
4年致61人死亡
作為由多種非大麻植物製作的合成化學毒品,合成大麻素因對人體傷害極大,因此在瑞士被界定為非法。
據歐洲毒品與藥物成癮監測中心(European Monitoring Centre for Drugs and Drug Addiction)統計,在過去4年間,全球共有61人因使用合成大麻素而死亡。
蘇黎世法醫研究所今年已調查4起涉及大麻素的死亡病例。但由於大麻素檢測非常複雜,因此截至目前,還難以確定合成大麻是否為致死原因。
儘管如此,據專家估測,未報告的實際死亡病例數要比上述數字高出很多倍。
相关内容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此内容发布于
棕熊这种掠食动物曾在瑞士遭遇过灭绝,但在2005年7月25日,也就是整整20年前,有人在瑞士目击到一头熊,这是它们在101年之后首次现身瑞士。
更多阅览 棕熊回归瑞士已经20年
相关内容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此内容发布于
欧洲酒店业正将Booking.com告上法庭。1万多家酒店参与了一项集体诉讼,要求这家旅游平台赔偿其多年来强迫实施价格限制所造成的损失。
更多阅览 逾万家酒店起诉Booking.com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动物当“领导”,压力也爆表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动物在群体中担任决策角色时,它们的心跳会加快。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动物当“领导”,压力也爆表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过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7月29日发布消息称,欧洲过敏登记数据分析显示,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出现过敏反应。而成年人则极少受到影响。
更多阅览 越来越多儿童对腰果过敏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此内容发布于
土拨鼠如今生活的位置平均比40年前上移了86米。不过,根据一项最新研究,它们的生存“天花板”并未改变,它们至今仍无法越过海拔2700米的界限,而这一限制早在1982年就已存在。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影响躲不过,土拨鼠也得向上“搬家”
相关内容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中小企业正面临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而员工议价能力增强与缺勤率上升使这一难题愈发棘手。
更多阅览 瑞士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题
相关内容
瑞士民众:中毒急救热线不能停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逾十万民众正在签署联名请愿书,呼吁挽救全天候提供中毒咨询的热线服务Tox Info Suisse。
更多阅览 瑞士民众:中毒急救热线不能停
相关内容
瑞士研究发现,常见物种对食物网稳定至关重要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瑞士研究表明,常见动植物物种的流失可能导致食物网变得不稳定,进而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发现,常见物种对食物网稳定至关重要
相关内容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储蓄账户的利率已大幅下滑。据线上比价平台Moneyland发布的一项研究,短暂的高利率时期已经结束。
更多阅览 瑞士储蓄账户利息微乎其微
相关内容
在瑞士小心使用“18”或“88”:或将引来“纳粹”之嫌
此内容发布于
约25名男子身穿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的制服于上周六(7月19日)徒步穿越威尔德峰山脉(Wildhorn massif),这群人因此被伯尔尼州警方问话。
更多阅览 在瑞士小心使用“18”或“88”:或将引来“纳粹”之嫌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给我来一包香烟和两克大麻,谢谢!”
此内容发布于
市面上有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不含酒精的啤酒,一段时间以来,也出现了不会致幻的大麻。在瑞士的商店和报亭里,消费者都可以买到这种所谓的“低浓度大麻”或者说“大麻二酚”。一位生产者向我们透露了这一盈利数百万瑞郎市场不为人知的一面,也再度掀起了大麻合法化的话题。
更多阅览 “给我来一包香烟和两克大麻,谢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