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中国)文化风景线艺术节闭幕

前排左起:叶小钢、余隆和两位歌唱家 swissinfo.ch

12月7日,长达3个月之久的“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著名的瑞士卢塞恩文化和会议中心(KKL)落下帷幕。

广州交响乐团在闭幕式上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则是叶小刚创作的以中国古诗为基础的创新作品《大地之歌》。

自2010年9月16日以来,直至12月7日,瑞士的各大城市均举办了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活动,其中涉及音乐、戏剧、舞蹈、文学、展览、电影等各种形式共62个项目。

瑞士的文化盛会

在当晚的闭幕式上,中国驻瑞士大使吴恳先生在讲话中提到:本届艺术节不仅是“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创办以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届,也是中瑞建交以来中国在瑞士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

中国共有400多名艺术家前来参与,是中瑞建交60年以来最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3个多月里,艺术节在瑞士全境共举办了62个项目、200多场活动,直接受众超过5万人。

吴大使还提到,这是一次“中瑞人文交流的盛会”、是两国“互鉴共荣的又一个重要平台”和“携手合作的生动体现”。正是通过举办此次艺术节,“两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有力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为两国关系全面深入发展奠定了更加牢固的民意基础”。

闭幕式上,瑞士文化基金会领导委员会成员门茨(Cäsar Menz)博士和瑞中协会副主席夏富诺(Rudolf Schaffner)也分别致辞。

自2008年以来,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通过一项名为“瑞中文化探索”的项目,促进两国艺术组织与艺术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中瑞两国500余位艺术家们在对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中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共有60个合作节目在中国24个大城市上演。如今,该框架下两国共同创作的一些作品又通过“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这一舞台,展现给了瑞士观众。

夏富诺先生也欣喜地总结到:2010年,中瑞两国在音乐,表演,艺术,文学等领域的交流格外密切。双方的交流不仅拉近了不同文化间的距离,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从而有利地促进了相互理解、尊重、宽容及和平共处。

瑞士的项目

 考伊曼(Jurriaan Cooiman)先生是文化风景线艺术节基金会的主席,也是今年“中国主宾国”的主办者。他和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西欧处的陈平处长在2年前就开始为此策划、做准备。

他在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采访时谈到:“本届艺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观众的反响也很好。”他不仅对逾5万多的观众数量表示满意,而且重要的是:这些节目质量很高,是两国文化界一次深入广泛的合作,也促进了瑞士观众对中国的了解。

他特别强调,没有中国政府的帮助,绝对无法举办这样规模庞大、涉及范围广阔的两国艺术交流活动。

当记者问到,他是否感觉到中国有强烈的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意愿时,他说:“在准备阶段,没有。我知道,中国希望推荐一些木偶戏、京剧等传统剧目。这对中国很重要,当然对我们也很重要。但是,这是‘我的项目’、‘瑞士的项目’,完全是我们选择策划的”。他在策划时并没有考虑,是要侧重中国历史和传统抑或现代,他说:“合作的形式确实是多种多样,很难说到底在表现传统还是现代,我们希望保留这种多样化、广泛性”。

交流要直接

陈平先生自2008年12月开始与考伊曼接触,共同策划了今年以中国文化为主的瑞士风景线艺术节,他认为瑞士观众的口味集中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喜爱中国的现当代艺术作品;另一种就是喜欢最古老的、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中国古典作品。

在与瑞士艺术界合作的过程中,他总结经验说:首先瑞士的文化工作者非常专业、认真,所以我们也要派出专业的团队、用专业的态度;其次,瑞士人的工作态度平等、平实,所以要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听取双方的意见,因为毕竟两国文化差异巨大,只有多沟通、协商,才能有合作;最后,与瑞士人合作,一定要直接。中国人习惯于讲客气话,但瑞士人非常直接,马上切入主题,这种欧式的工作风格,应该注意适应。总的来说,他对与瑞士的合作非常满意:“两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沟通与理解”。

中国韵味

活跃于当今国际乐坛的杰出中国指挥家余隆担任7日闭幕式演出的指挥,小提琴独奏者则是曾荣获多项国际大奖的新秀宁峰,他和广州交响乐团共同演奏了被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也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曲目之一。

上半场是瑞士观众比较熟悉的曲目,下半场叶小刚的《大地之歌》则完全是中国的作品。《大地之歌》的同名作品《Das Lied Von Der Erde》是马勒根据中国6首唐诗创作的著名的交响性声乐套曲,也是西方首次以中国古诗创作的交响乐。据指挥余隆介绍,5年前,中国的音乐家突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西方人可以根据中国古诗作曲,那么中国人不可以吗?于是音乐家叶小刚以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同样的6首诗创作了自己的《大地之歌》,“这样观众就可以比较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作曲方面的文化差异”,余隆在台上向观众介绍。

在叶小刚的《大地之歌》中,男女两位歌唱家用西洋唱法吟诵唐诗,当独立的唱腔回响在卢塞恩音乐厅时,在KKL特别音效的衬托下,确实让人感觉绕梁三日余音袅袅。乐曲多次运用了小提琴的拨奏技法,也加入了一些锣、镲等中国打击乐元素。在最后《告别》一章,用极具中国、东方特色的音乐手法,通过减弱音烘托出消逝的气氛,效果绝妙,让观众领略了东方音乐的魅力,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Culturescapes”的中文官方翻译是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

自2003年开办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的主宾国,2010年的主宾国是中国,也是为庆祝瑞中两国建交60周年。

起初文化节聚焦于东欧,历年主宾国分别是:

2003年:格鲁吉亚;

2004年:乌克兰;

2005年:亚美尼亚;

2006年:爱沙尼亚;

2007年:罗马尼亚。

随后将目光转向亚洲:

2008年:土耳其;

2009年:阿塞拜疆;

2010年:中国;

2011年:以色列。

中国:巴塞尔的友好城市上海以及四川、杭州等省市,参与主办闭幕式演出的广东省。

 

瑞士:巴塞尔城市与巴塞尔乡村,瑞士联邦文化局、瑞士发展与合作总司;

以及:伯尔尼州、阿尔高州、圣加仑州、卢塞恩州、索罗图恩州、格劳宾登州 、日内瓦州、沃州以及乌斯特尔市、温特图尔市、库尔市、圣加仑市、伯尔尼市和卢塞恩市等。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