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日内瓦美俄最新高层会谈:我们该做何期待?

经合组织会议上的安东尼·布林肯和谢尔盖·拉夫罗夫
此次已不是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的首次会晤。这张照片摄于去年12月经合组织会议期间。而在去年夏天美国总统乔·拜登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举行峰会时,他们也曾一同前来日内瓦。 Keystone / Jonathan Nackstrand

美俄两国高层外交官员今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为缓和俄罗斯与乌克兰边境军队集结、日益紧张的局势进行又一次外交努力。

俄罗斯已在乌克兰边境部署约10万人的部队,构成战争威胁。为此上周美俄两国外交官员分别在日内瓦美国外交代表团驻地、北约(NATO)驻布鲁塞尔总部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维也纳秘书处举行过三轮会谈,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今天(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在日内瓦再次展开磋商,旨在缓解俄乌边境的紧张局势。

美国官员称,他们担心俄罗斯很可能会军事入侵乌克兰。但俄方否认了入侵计划,并向联合国和北约组织提出多项要求,其中包括保证北约停止向东扩张和结束其在东欧的军事活动等。而华盛顿方面认为这些要求“不可接受”。

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IHEID)国际史与政治学教授尤西·汉西马基(Jussi Hanhimäki)表示:“我认为(俄罗斯的要求)几乎不可能促成任何官方协议的达成。如果那确实是问题的症结,那么这就是个大问题。”

“当前局势变幻莫测,令人不安,”现居日内瓦的美国驻芬兰前任大使查尔斯·亚当斯(Charles Adams)指出。但“双方若非对积极的结果抱有希望,就不会举行会晤展开对话了”,他说道。

除了俄乌两国的紧张局势,俄罗斯本周初还在乌克兰北部邻国白俄罗斯部署了军队,准备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美国则派遣布林肯两天前(1月19日)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会面,以表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就在日内瓦会谈开始前,俄方表示期待得到华盛顿方面对其要求的书面回复。但布林肯已宣称,他不会提供这样的回复。

“我们已尝试明确地表达过,俄罗斯面前有两条路。一条路是通过外交与对话,以和平方式努力解决各种分歧……但俄罗斯如果选择重新发起侵略,那么就是一条对抗与不良后果之路,”布林肯于1月19日告诉各国记者。

僵局,还是某种非正式的相互谅解?

表面上的僵局令人不禁要问,今日的会谈会不会是最后的一次对话机会。

汉西马基指出,美俄双方公开发表的大胆言论都“不可尽信”。他补充说:“无论俄罗斯谈判者试图从中得到任何好处,都将通过外交渠道获得。”然而公众可能不会立即知情。

亚当斯也认同这种看法,他问道:“是否有可能在舆论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周的几轮会谈对于将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已开始达成某种不成文的谅解,却未对外公开?”他认为双方可能在提供带有默契的保证:有可能涉及北约不再向东扩张,以及乌克兰边境集结的俄罗斯军队最终被撤走。不过他也提到,未能达成这种相互谅解的后果将令人堪忧。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会引发西方国家实施重大经济制裁。布林肯1月20日在柏林会见了德国、英国和法国官员,以协调可能实施的措施。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曾在周二(1月18日)就军事入侵乌克兰的经济后果警告俄罗斯。他表示,不排除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Nord Stream 2 gas pipeline,从俄罗斯向德国运送天然气的海底管道)进行制裁的可能性。

根据多位外交官与观察人士的意见,当前局势很紧张,且并非没有风险。

“俄罗斯面对的是不能低头认输的压力,而这正是危险所在,”汉西马基指出。在他看来,乌克兰边境的小事件就可能引发军事反应,导致冲突升级。

前进之路

那么,公众能对今天会谈的结果做何期待?亚当斯和汉西马基都预计今天不会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而是希望出现一个非正式的谅解-双方都能接受此次危机的升级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就算要签署协议,也可能只会涉及核武器的部署。美俄双方在很多领域上可能拥有一致之处,(但)此刻围绕乌克兰问题未必有共识可言,”汉西马基说道,他期待着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里将举行更多的谈判。

“外交途径只是为了防止坏事的发生……如果什么也不发生,那么就是好事,这才是正确的前进之路,”亚当斯表示。

瑞士总统兼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也将前往日内瓦,在布林肯与拉夫罗夫会晤之后与他们举行双边会谈。按计划,乌克兰改革会议(多语)外部链接将于2022年7月在瑞士南部城市卢加诺举行。

(译自英语:于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