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人權理事會涉及中國問題表決結果反映了權力重心的轉移

在日內瓦,人們聚集在聯合國歐洲總部外示威,支持中國新疆的維吾爾族穆斯林。
在日內瓦,人們聚集在聯合國歐洲總部外示威,支持中國新疆的維吾爾族穆斯林。 © Keystone / Martial Trezzini

儘管西方國家和非政府組織努力不懈,但負責保護全球人權的聯合國機構拒絕討論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10月6日在日內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投票否決了一項歷史性的“決定草案”,拒絕就涉疆人權問題舉行辯論。

在其16年的歷史中,人權理事會從未將矛頭指向任何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表決之前,所有人都在討論的問題是:對於中國這個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聯合國最高人權機構能否同意就其涉嫌的侵權行為開展辯論,聯合國通過調查發現這些行為可能構成“反人類罪”。

表決結果很接近:19票反對、17票贊成、11票棄權,但這對中國來說是一次重大的外交勝利。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在推特上表示,這一結果表明“廣大發展中國家堅決反對一些西方國家在涉疆問題上進行政治操弄”。提出案文的西方國家代表團表示,投票結果表明,相當多的政府願意站出來反對中國。

但一些聯合國觀察家想知道,肩負促進和保護全世界人權並制止侵權行為的人權理事會是否已經失去了道德光環。

>>> 人權理事會負責哪些工作?瑞士資訊(SWI)詳細研究該機構的歷史沿革及其運作方式:

人權理事會面臨信譽衝擊

在日內瓦、紐約和波哥大設有辦事處的智庫機構“環球人權團體”(Universal Rights Group)的執行董事馬克·利蒙(Marc Limon)說:“除了對人權理事會和聯合國的公信力的衝擊之外,很難對這起事件的影響作任何其他解讀。”

伊斯蘭合作組織的部分成員,包括印尼、卡達以及其他中東和非洲國家,投票反對該決定草案。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世界上一些較大的民主國家投了棄權票。

非政府組織“國際人權服務社”(ISHR)在日內瓦和紐約設有辦事處,該組織的中國和拉丁美洲人權倡導者拉斐爾·維亞納·大衛(Raphaël Viana David)表示:“他們作為建設性的理事會行動者的信譽確實受到了損害。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對涉及中國人權問題採取立場,還因為這些政府歷來將促進對話作為解決國家危機或爭議局面的首選方案。”

但利蒙認為,表決結果並不構成對理事會聲譽的“致命打擊”。

在就涉疆決定草案表決後一天,人權理事會決定任命一名俄羅斯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這是針對安理會另一強大成員國的又一項歷史性決定。維亞納·大衛表示,這一結果在幾年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去年,人權理事會拒絕為負責調查葉門內戰中人權侵犯行為的專家延長授權期限,而在此之前,理事會從未否決過任何一項決議。此舉在當時令人權衛士感到震驚。此後一年裡,理事會已否決了兩項提案。

權力重心轉移

“人權理事會的權力重心發生了明顯轉移,”利蒙說。他認為,在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普宣布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後,這種轉變便開始了。他還表示:“中國已成為人權理事會的唯一主導國家,美國緊隨其後,但美國已不再擁有以往那種主導權。”

縱觀歷史,聯合國人權系統一直由西方主導,強調西方民主理念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很少成為決議針對的對象,但近年來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

2020年,人權理事會對警察殺害喬治·弗洛伊德事件作出回應,授權高級專員編寫一份關於針對非洲人和非洲裔人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和暴力執法的報告,這份報告主要針對美國。 2021年,人權理事會通過了中國代表團提交的“殖民主義遺留問題對享有人權的負面影響”決議,該決議主要針對西歐國家、加拿大和美國,但未點名。

利蒙指出,這讓西方國家別無選擇,只能承認自己的錯誤。 “他們可以直接拒絕批評,但那樣他們聽起來就和中國、俄羅斯程度同等低下。他們也可以說:‘誠然,我們承認自己有問題,但我們希望亡羊補牢’。”

在10月6日表決之前,美國常駐人權理事會代表米歇爾·泰勒(Michèle Taylor)在理事會發言指出:“任何國家,無論多麼強大,都不應該被排除在理事會的辯論議題之外。這包括我的國家美國,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

“日內瓦人權平台”執行主任費利克斯·基希梅爾(Felix Kirchmeier)認為,強國政府的這種聲明將“使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更加難以避免成為辯論議題”。

受害者信心受挫

但對受害者和人權衛士而言,10月6日的表決結果很難讓人接受。

許多人曾希望,隨著即將離任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在8月發表新疆人權問題報告,人權理事會最終能夠就這一議題展開辯論。這份報告包含的證據顯示,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人權遭到嚴重侵犯,包括任意和歧視性拘留,聯合國認為這些行徑或構成“反人類罪”。

“既然我們有聯合國人權高專辦發布的報告,聯合國層面必須對中國採取一些切實的行動。受害者、倖存者和受影響社區絕不接受有罪不罰。”位於慕尼黑的非政府組織“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的人權項目和宣傳經理祖姆雷泰·阿金(Zumretay Arkin)表示。

儘管他們感到失望,但人權團體將繼續在聯合國呼籲追究侵權者責任。

阿金說:“我們將繼續在聯合國系統內開展工作,儘管有種種不如意之處,但聯合國仍然是一個頗具價值的平台,讓我們有機會採取多邊行動。”

新成員

維亞納·大衛說:“成員的質量決定了理事會的質量,其成員每年都在變化。”他還指出:“在人權理事會的表決體系中,差兩票並不算多。”

理事會成員經選舉產生,任期為三年。 10月11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產生了12個新成員。根據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其中包括蘇丹、孟加拉國和越南在內的七個國家都有對人權衛士進行報復的記錄。然而,委內瑞拉這個被聯合國授權專家指控為嚴重侵犯人權的國家沒有再次當選。

在選舉中,五個地理區域中的三個提名了與可用席位一樣多的候選成員–所謂的“封閉名單”。

“改善成員構成的唯一途徑是建立公平競爭、高度透明的選舉過程。先決條件之一是候選名單中的國家之間要能充分競爭,而這取決於各地域不同政府的意願,”維亞納·大衛說。

亟待改革?

中國在人權理事會的地位似乎還是不可動搖,這可能促使人們質疑理事會是否應該進行改革。

利蒙認為,未必需要進行改革,但人權理事會可以投入更多資源來幫助“絕大多數真正希望改善本國人權狀況但缺乏相應能力的聯合國會員國”。他還說:“這並不意味著不時公開譴責部分國家是不必要的,其實這麼做很有必要”,但理事會也應更注重在早期階段預防人權侵犯行為和危機。

基希梅爾指出,鑑於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多邊機構內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意見分化。 “很多人或許忘記了,追根究柢,在人權理事會和其他組織中坐著做決定的都是同一批國家。人權理事會並非偉大的道德制高點。它不過是各國議事的場所,必定繞不開政治博弈。”

(編輯:Imogen Foulkes/vm,譯自英文:瑞士資訊中文部)

相关内容
中国政府被指对新疆境内的维吾尔族及其他以穆斯林为主的群体实施镇压,10月1日一名男子在美国白宫外静坐表达对中国的抗议。

相关内容

联合国机构拒绝就中国人权状况进行辩论

此内容发布于 自一份联合国报告发现中国新疆可能存在针对维吾尔族及其他穆斯林的反人类罪行后,数个西方国家提交一项决议草案,要求就新疆发生的所谓人权侵犯问题进行辩论,但日前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驳回了这一草案。

更多阅览 联合国机构拒绝就中国人权状况进行辩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