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中国政府宣传进入瑞士媒体引争议

世界周刊 中国视角
《世界周刊》将“中国观点”专栏的先导文定名为“和平发展之路”。 Die Weltwoche

“我的祖国和我”、“新疆问题的真相”、“坚决反对贸易保护者”、“自治与繁荣”、“光明的未来”,瑞士右翼倾向媒体《世界周刊》(Die Weltwoche)从今年4月起连载8篇由中国驻瑞士大使耿文兵主笔的整版中国观点”(Die chinesische Sicht)专栏文章。这一情况引起瑞士媒体的关注,《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近期发表评论文章,引起众议。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世界周刊》在“中国观点”专栏的先导文(德)中写道:“本周刊-全球首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代表提供平台,向我们的读者展示另一种看中国的视角…… 我们非常高兴,耿文兵大使接受了我们的专栏邀约,以丰富国际交流板块。”

《罗杰·科伯尔与中国共产党不寻常的亲密关系》(Roger Köppels seltsame Nähe zu den chinesischen Kommunisten,德)外部链接-《新苏黎世报》以此为题,指出《世界周刊》主编及人民党国民院议员科伯尔(Roger Köppel)与中国政府代表之间疑似达成某种合作共识。 

就此,《世界周刊》主编科伯尔回应说,耿文兵大使的专栏服务于“国际理解及文化交流”,“面对对中国的广泛抨击”,中国大使应该有机会“用自己的观点予以回应”。

中国驻瑞士使馆则表示:“我们希望瑞士媒体能提供更多关于中国的客观、公正的报道,以便中国的声音也能传给瑞士公众,并使读者更多地了解当今中国的现实。” 

《世界周刊》今年除了专栏文章之外,还刊登了多个中资持有企业的大幅广告。《新苏黎世报》称,该平面广告费用由中国使馆支付,均价超过1万瑞郎-科伯尔对此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该报掌握的周刊编辑部电子邮件显示:中国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负责周刊及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

《新苏黎世报》引用巴塞尔大学欧洲及国际关系学教授Ralph Weber的评论:“中国共产党在通过加强“统一战线”的宣传机器以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还在扩展新的渠道。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相关尝试最近已具体实现。 ‘无国界记者组织’在今年3月的一份报告中也总结道,中国正在努力于全球媒体霸权。”

关于中国政府在瑞士宣传力度的加大,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赵清华12月23日在接受瑞士晚间新闻“10 vor 10”采访(德)外部链接时回应道:“我们觉得这是我们的义务,向当地人民展示出中国真实、多元的形象。瑞士国家代表在中国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很多媒体报道的往往只是中国复杂全局中的一小块拼图,媒体内容缺乏相应的深度贯穿性,比如关于一带一路的影响、关于西藏、关于新疆维吾尔人、关于中国的监控摄像、关于香港,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互动都未被提及,因为常常也不为人知。”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一只吉娃娃引导瑞士救援队找到困在萨斯费(Saas-Fee)滑雪度假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相关内容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此内容发布于 7月4日,一只吉娃娃协助救出了它在费冰川(Fee Glacier)上被困的主人。它向救援队发出信号,指引救援人员找到掉入冰川裂缝中的男子。

更多阅览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