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特朗普抗议、关税官司与美国科研资金削减

欢迎来到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美国》栏目。每逢周四,我们都会回顾瑞士媒体如何报道并评论美国三大焦点议题-政治、财经与科学。
上周末的景象颇为壮观,美国各地数百万人走上街头,以和平且不时透着幽默的方式抗议他们的总统。这一场名为“No Kings(不要国王)”的抗议浪潮,是否会转化为民主党的选举优势?答案将在11月4日揭晓,届时数个州将举行州长及州议会选举。
本周,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还关注一位就关税问题将政府告上最高法院的伊利诺伊州企业家,以及欧洲该如何应对美国削减国际科研项目资助的决定。

上周六,数百万美国人走上街头参加一场全国总动员的活动,表达对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反对之声。
在“不要国王”的口号下,约700万人参加了游行,抗议这位共和党总统的“威权接管”,组织方在接受瑞士法语区公共电视台RTS采访时如是说。当天全美共计划举行逾2700场集会,遍布主要城市与乡镇,包括特朗普正在度周末的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附近。
《新苏黎世报》(NZZ)报道,在纽约市,10万多人在多处地点聚集。华盛顿、洛杉矶、匹兹堡、波士顿、芝加哥和西雅图等地也有成千上万名反特朗普示威者走上街头。许多地方的抗议者装扮造型、齐唱歌曲、举着色彩鲜艳的横幅与标语,以强调抗议活动的和平性质。
瑞士德语区公共电视台SRF解释说,反对者指责特朗普有意激化局势,试图让动用军队镇压持异议者成为“常态”。报道称,多个由民主党执政的城市和州已就其域内国民警卫队的部署提起诉讼。
日内瓦《时报》(Le Temps)周二(10月21日)在社论中写道:“美国总统正将三权分立抛诸脑后,把国家变成赌场经济,并拆解本已脆弱的医疗体系。”
“太过危言耸听?美国正逐步陷入‘特朗普式威权主义’,这是实实在在的危险。若没有强有力且持续的应对,我们所熟悉的美国民主制度恐难以存续。上周末走上街头的700万民众只是初步反应,但仍远远不够。”
- 《时报》社论外部链接(法)
- 《每日导报》外部链接、《新苏黎世报》外部链接与《一瞥报》外部链接(德)的深度报道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仅让瑞士企业承压,美国国内许多公司也深受其害。但有一位企业家敢于将政府一路告上最高法院。
瑞士德语区公共电视台SRF周三(10月22日)的报道提到,现年65岁的里克·沃尔登伯格(Rick Woldenberg)经营着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他的父母创立了这家公司,他本人已掌舵近30年,他的妻子和三个已成年的孩子也都在公司工作。他的两家公司-Learning Resources和hand2mind-生产并销售教育类玩具,共创造了500个就业岗位。
但若情况不改变,那这一切或将走向终结。“唐纳德·特朗普加征的关税正在威胁我们的生存,”沃尔登伯格在伊利诺伊州自家仓库里接受SRF采访时说,“这就像我们在亲手烧掉大部分收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沃尔登伯格的父母扩张业务时,开始在中国生产产品。这一策略曾长期行之有效,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彻底改变了局面。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一度高达145%。今年5月,美中两国达成临时协议,将关税在90天内降至30%,但之后的走向仍不明朗。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将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再次加征100%的关税。
他说,把生产迁回美国并非可行之选。“我们销售的产品以前不曾在美国生产,现在也没人能做。”不过他拒绝放弃。“如果我不救我们的公司,就没人能救。”正因如此,他成为少数敢于起诉政府的企业家之一。今年4月底,他在华盛顿特区提起诉讼,并取得首个胜利。
今年5月,地方法院法官裁定,美国总统单方面行动已超越职权范围-宪法要求此类重大关税措施须经国会批准。
沃尔登伯格的案件已与多起类似诉讼合并审理。最高法院将于11月5日开庭审理此案。如果裁决结果与地方法院一致,则可能将产生全球影响,也有望减轻瑞士企业的压力。
特朗普称这些原告为“国家的敌人”,并表示打算亲自出庭。“这起诉讼并非出于政治动机,”沃尔登伯格表示,“但我们必须为自己辩护,对抗眼下在美国发生的这一切。”
- 如何让特朗普屈服:一家玩具制造商的抗争外部链接– SRF(德)
- 瑞士怎样面对美国征收39%关税?–瑞士资讯

美国长期以来通过研究项目、科学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库为全球科研作出巨大贡献,但如今它不再认为有义务承担惠及全世界的研究成本。《新苏黎世报》认为,欧洲需要挺身而出。
“自唐纳德·特朗普及共和党接管美国政府近十个月以来,科研界已清楚地看到:那个‘大哥’已不再可靠。”《新苏黎世报》在周三的社论中写道。美国正中断对国际科研项目的资助,而多个科研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则担心失去主要赞助者。
文章指出:“如今人们突然意识到,美国在科研领域承担的支出究竟有多大-而欧洲科研在美国庇荫下又是多么安逸。这意味着,欧洲人必须学会在医学研究领域独立站稳脚跟,承担更多责任,并重新定义与美国的关系。”
该报举例解释,202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健康研究上的支出高达3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65.75亿元),涉及艾滋病疫苗、癌症及“长新冠”等领域。而欧盟委员会同期支出仅为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39亿元)。
“美国如今决定不再作‘冤大头’,欧洲因此感到受到冒犯显然不是正确反应,”《新苏黎世报》评论道,“美国新的科研资助政策固然值得批评,但美国不愿再为他国的科研买单,这点却无可厚非。”
这反倒是欧洲该自省的理由之一,文章写道。“例如,欧洲为什么一直不愿为重要的国际科研合作提供更多资金?”该报总结道,现在正是时候,欧洲应该主动与美国接洽、共同分担如医学数据库PubMed等科研平台的运行成本。“这不仅公平,也有助于化解分歧。”
- 美国在科研上变得吝啬,欧洲必须接过接力棒外部链接-《新苏黎世报》(德,付费内容)
- 特朗普反科研立场的初始影响波及瑞士外部链接-《每日导报》2025年3月(德)
下一期《瑞士媒体里的美国》将于10月30日星期四发布。
如有任何意见或反馈,请发送邮件至chinese@swissinfo.ch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