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如何在2026年担任欧安组织主席国期间有所作为

Thomas Greminger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瑞士前国务秘书前秘书长托马斯·格雷明格(Thomas Greminger)表示,瑞士将于明年担任该组织主席国,现在必须要为截然不同的局面做好准备。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多年来欧安组织已经变得完全两极分化,但目前在西巴尔干、东欧和中亚地区的依然发挥着有价值的作用。同样,该组织秘书处在跨国施压(人口贩运、暴力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咨询工作以及人权、法治与民主(ODIHR)、少数民族(HCNM)和媒体自由(RFOM)责任中心的工作也是如此。

但在政治方面,该组织的对话平台却已关闭,其冲突管理部门在乌克兰危机中未能发挥任何影响,该组织在欧洲安全方面已经失去了重要参与者的身份。

这很有可能就是瑞士明年作为该组织主席国要面临的状况。这意味着在政治上,瑞士的行动空间有限,而主要的工作将是确保该组织的存货,以期迎来更好的未来。

在这种情况下,外交政策不会带来明显成果。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准备充分、利用智慧的外交方式,瑞士还是有可能进行适度的机构改革并做些有实质意义的事情的。我能想到的是(比如在打击虚假信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或引进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以及安全保障工作。

欧安组织能否再次发挥核心作用?

继1996年和2021年之后,现在是瑞士第三次担任欧安组织主席国,然而,这次筹备工作的挑战在于政治环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如果乌克兰的战争在未来几个月内结束,欧安组织将有机会与联合国合作,在监督停火方面发挥作用,如果这项工作取得成绩,欧安组织将再次成为欧洲安全的核心力量。

如果能够实现停火,并就冲突解决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这将为在欧洲安全体系中,重新将军事威慑力与某些安全合作结合起来创造前提条件。为了稳定俄罗斯与西方之间那条极其漫长的对立线,欧洲需要尽快建立军事风险降低机制并推出建立信任与保障安全的措施。在高度军事化的欧洲,还必须尽快重启关于管控常规武器的谈判。

在非军事领域,会有一些选举需要关注;少数群体的权利、冲突后的媒体自由也必须得到保障;作为最具包容性的组织,欧安组织在所有这些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展开恰当措施的能力。

主席国瑞士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合适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措施,让欧安组织在政治上做好定位的同时,确保该组织能在需要时提供这些措施。因为欧安组织的政治边缘化以及资源的极度缺乏,所以这两项任务都不简单。

解决方案之一是推动那些不愿意加入任何一方阵营的国家之间建立新的联盟。这在当年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KSZE)上就是一个成功的模式:当时所谓的“N+N国家”(即中立国和非结盟国)多次成功地在大国之间发挥了调解作用。

预测不同情况

因此,瑞士的外交政策必须要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有战略眼光和预见性:要在不同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未来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做出更充分的准备。

我们在2014年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经历证实了这一点,当时我们不得不出面对乌克兰国内和周边地区的突发危机,但最终做出了良好的应对。这说明瑞士与欧安组织的之间畅通的沟通及快速决定是何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事态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并在必要时调动储备力量。

因此,瑞士在2026年担任欧安组织主席国,极有可能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即便如此,瑞士仍会尽力为欧安组织的存活和欧洲安全合作而努力。

但事情也可能发生变化:乌克兰的事态发展将为欧洲安全的重建带来新的机遇,而瑞士作为欧安组织的主席国,可以利用其重要的影响力来发挥作用-这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相关内容
会议期间,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左)和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右)在赫尔辛基。

相关内容

《赫尔辛基协定》50周年:瑞士在阵营间的润滑作用

此内容发布于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名声已经大不如前,这是唯一一个俄罗斯还参与其中的欧洲组织,瑞士将于明年再次担任该组织主席国,它与欧安组织的渊源以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与历史学家和以前的外交官一起探讨了这段历史。

更多阅览 《赫尔辛基协定》50周年:瑞士在阵营间的润滑作用

(编译自德文:杨煦冬/gj)

相关内容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