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二战与乌克兰孩童画作 展现战争摧残不分时空

此内容发布于 2022年09月13日 - 04:05

(法新社华沙13日电) 在波兰华沙举办的儿童艺术展,把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儿童的作品,与当下经历乌克兰战争的儿童作品做对比,显示对于年纪最小的世界公民而言,战争的摧残不分时空背景。

策展人莎朵斯卡(Dorota Sadowska)告诉法新社:「孩童如何看待战争、有什么感受、他们透过画作传达了什么…相当类似。」

「你看到的是痛苦,直白且纯粹的痛苦。」

这些户外展览展示了数百幅画作,展出地点包括波兰、纽约等地,由波兰与乌克兰方面共同发起。

在网站「妈妈,我看到了战争」(Mom, I See War)里,可以看到经历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儿童在家乡画出的色彩缤纷画作,工具包括马克笔、蜡笔,甚至是数位绘图工具。

网站搜集数以千计张作品,将变成用于NFT拍卖的永久数位照片拼贴画,所得用来协助受战争影响的孩童。

在波兰展示的作品,则大多是用铅笔画在已经褪色的图纸上,出自于1946年一场全国绘图大赛。这些参赛作品之后被保存在华沙的中央现代纪录档案馆(Central Archives of Modern Records)。

莎朵斯卡表示,展览目标是要「让这个世界看见、听见孩子们要说什么,有什么感受」。

「或许他们就能了解,在战争中每个孩子都是受害者,进而让成年人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带来改变。」

画作中出现战车、死尸、着火的战机、出现大洞的建筑物、武装部队,还有酷刑与眼泪。

莎朵斯卡表示,画作题材很难契合儿童艺术的审美观。

她告诉法新社:「小朋友或许会画太阳、花朵、笑着的小孩、他们的家人,或是云朵、树木、小猫、小狗,而不是绞刑架或死尸。」

「因为孩童的世界,与战争的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其中,居住在基辅附近城镇格列瓦哈(Hlevakha)的14岁女孩瓦勒瑞亚(Valeria),她的画作尤其不协调。

画作中有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田,这也是乌克兰的国花,颜色是鲜艳的黄与绿,然而花丛中却有一座尸山,鲜红色血液从尸体头部、手臂与躯干流下来。

这幅画令34岁、有两个孩子的玛莉娜(Marina)驻足观看。她说,她看了「眼里都是泪,因为我来自乌克兰」。

来自赫松(Kherson)的玛莉娜告诉法新社,「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能再次提高关注」。

另一名来看展的华沙人席明斯卡(Wanda Sieminska)注意到,两组画作基本上差异不大,尽管时间、地点和作画工具都不同。

85岁的席明斯卡告诉法新社,「画作主题都一样:战时儿童的悲剧」。

更换密码

确定要删除个人资料?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周收到你应该了解的报道

现在注册,我们将头条新闻直接发送到你的电邮信箱中。

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 SSR)的隐私政策提供了有关数据处理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