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干细胞 让巴金森氏症猴子恢复行动
此内容发布于 2017年08月31日 - 07:50
(法新社巴黎30日电) 研究人员今天发表研究指出,将取自人类干细胞制作的神经元,植入有巴金森氏症症状的实验室猴子的大脑后,猴子显着恢复了行动力。专家盛赞,这是「石破天惊」的研究成果。
京都大学教授、研究报告资深作者高桥淳(Jun Takahashi)告诉法新社,此研究结果前景可期,是进入人类临床实验的最后一步。最快明年,就可以进入人体实验阶段。
先前研究已显示,使用从人类胚胎组织取出的干细胞进行治疗,能改善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患者状况。
但胚胎细胞的使用,面临许多实质上和伦理上问题。
因此高桥和同僚,用可从人类皮肤或血液取得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作为替代。这是医界第一次。
短短一年内,一些先前连站都几乎站不起来的猴子,逐渐恢复了行动力。
高桥透过电子邮件表示,「它们变得更有活力,可以更迅速、更流畅地移动」,原本只是坐着的猴子,开始在笼子里走来走去。
「这些发现是很强有力的证据,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衍生的多巴胺神经元可临床应用,治疗巴金森氏患者。」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专家,也认为研究成果令人振奋。
慈善机构「英国巴金森氏症防治协会」(Parkinson's UK)副研究主任戴克斯特(David Dexter )表示,如果这种疗法证实可行,「未来就有可能藉替换丧失的多巴胺细胞逆转巴金森氏症。这是石破天惊的成就。」